banner
grace

任教师恩典分享

领受爱,分享爱

390-哈拿的祈禱

390 - 哈拿的祈祷#

390 - 哈拿的祈祷

(JP 文字组 - shalom 整理)

201101哈拿的祷告.mp3
201101哈拿的祷告.mp3

我們分享的題目叫:哈拿的祈禱

撒母耳記上 1 章 10-20 節

10 哈拿心裡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禱耶和華,11 許願說:“萬軍之耶和華啊,你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

12 哈拿在耶和華面前不住地祈禱,以利定睛看她的嘴。(13 原來哈拿心中默禱,只動嘴唇,不出聲音,因此以利以為她喝醉了。)14 以利對她說:“你要醉到幾時呢?你不應該喝酒。”15 哈拿回答說:“主啊,不是這樣。我是心裡愁苦的婦人,清酒濃酒都沒有喝,但在耶和華面前傾心吐意。16 不要將婢女看作不正經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動,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17 以利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願以色列的 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18 哈拿說:“願婢女在你眼前蒙恩。” 於是婦人走去吃飯,面上再不帶愁容了。

19 次日清早,他們起來,在耶和華面前敬拜,就回拉瑪。到了家裡,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華顧念哈拿,20 哈拿就懷孕。日期滿足,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叫撒母耳,說:“這是我從耶和華那裡求來的。”

一起先來祷告:

天父,我們感謝讚美你的恩典,我們來到你面前。 你藉著這個時間供應我們,讓我們心裡充滿信心而祈禱。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事情,相信你能顧念哈拿,也能顧念我們,你是成就萬事的神。願意把我們的事情在你面前傾心吐意,相信你必給我們按最好的來成就。祝福每一個來到你面前的弟兄姊妹,都能得著你的供應,使我們更多的認識你。祝福以下的時間,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阿們。

這個叫哈拿的女人,她的祈禱跟其他的人有什麼樣的區別呢?先看一下這個故事的背景,撒母耳記上第 1 章 1-3 節:

1 以法蓮山地的拉瑪・琐非有一個以法蓮人,名叫以利加拿,是蘇弗的玄孫,托戶的曾孫,以利戶的孫子,耶羅罕的兒子。2 他有兩個妻:一名哈拿,一名毗尼拿。毗尼拿有兒女,哈拿沒有兒女。3 這人每年從本城上到示羅,敬拜祭祀萬軍之耶和華;在那裡有以利的兩個兒子何弗尼、非尼哈當耶和華的祭司。

這是當時的故事背景。以法蓮支派有一個以法蓮人,這個人叫以利加拿,他的妻子有兩個,一個名叫哈拿,另一個名叫毗尼拿。哈拿因為沒有孩子,心裡很難過,在家裡面的地位也岌岌可危,周圍的人都笑話她。她的對頭也經常拿她沒有孩子嘲笑她,她心裡非常不舒服。

每一年她們都去示羅敬拜神,這是以色列地區的一個風俗習慣。成年男女一年三次,要到神的殿裡面去敬拜神。哈拿也是每一年都去,但是去了之後心裡仍然是帶著愁苦的。雖然丈夫很愛她,對她也特別的好,可是還是期待能有一個兒子。於是在這次做完禮拜之後,她獨自在殿中祈禱。

分享第一點:哈拿遇事向神祈禱,不再看環境

不知道為什麼過去那麼多年沒有記載這樣的事情,但這一次記載了哈拿敬拜之後,她就向神去祈禱了。她決定改變一下生活方式,可能這次決定要去倚靠神,不再去看環境,也不看對頭對她說什麼了。

撒母耳記上第 1 章 9-11 節:他們在示羅吃喝完了,哈拿就站起來。祭司以利在耶和華殿的門框旁邊,坐在自己的位上。

這就說明了當時他們敬拜神,不是像我們這樣一個小時就結束了,是連著好幾天,有時候是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敬拜完之後就吃飯,晚上在那兒休息,第二天接著敬拜神,時間是很久的。這次就記載說,哈拿在吃喝完了之後,獨自去耶和華的殿裡邊,向神祈禱。當時祭司是以利,以利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看著每一個進來祈禱的人。

第 10-11 節說,

哈拿心裡愁苦,就痛痛哭泣,祈禱耶和華,11 許願說:“萬軍之耶和華啊,你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

舊約的時候,人如果有事向神祈禱,是可以向神許願的。這跟新約有點不太一樣,新約是什麼呢?是神把祂的約定、把祂的願望告訴我們,讓我們憑著信心去支取;而在舊約的時候,神跟人之間是達成一種協議的。而此時哈拿的祈禱是什麼呢:我沒有兒子,你如果賜給我一個兒子,我願意把他獻給你做拿細耳人,使他終身歸於耶和華。

因為這裡特別提到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這個經文是在哪裡呢?

民數記第 6 章 1-5 節:

1 耶和華對摩西說:2“你曉諭以色列人說:無論男女許了特別的願,就是拿細耳人的願(拿細耳就是歸主的意思;下同),要離俗歸耶和華。3 他就要遠離清酒濃酒,也不可喝什麼清酒濃酒做的醋;不可喝什麼葡萄汁,也不可吃鮮葡萄和乾葡萄。4 在一切離俗的日子,凡葡萄樹上結的,自核至皮所做的物,都不可吃。5“在他一切許願離俗的日子,不可用剃頭刀剃頭,要由發綹長長了。他要聖潔,直到離俗歸耶和華的日子滿了。

你看到沒有,是不是跟今天哈拿的許的願非常的相似呢?其實哈拿向神祈禱的就是,你若賜給我一個兒子,我就讓他做拿細耳人。這裡神有規定,你要離俗歸耶和華,就要按照神的方式來生活。既然要歸給神作拿細耳人,就不是由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了,完全把這個孩子交給神來照顧,就由祭司來照顧這個孩子了。在殿裡邊許願,必須也是合乎主的旨意,舊約的時候,人們許願是這個樣子。

拿細耳是分別出來的意思。拿細耳人,是一群自動祈願歸上帝為聖的人。無論男女,凡願意在一定時間或者終身獻給神的人,都是拿細耳人。拿細耳人有非常嚴格的禁戒,有三種:

第一,不可吃葡萄樹所結的果子或者葡萄所製作出來的相關食物。為的使他們過分別為聖的生活,不希望他們沾酒,無論是清酒還是濃酒。因為這個酒要是喝了,就很容易神志不清,分不清楚神的旨意甚至會糊塗做事情。

第二個,不可剪髮。就這個頭上的這個發綹,要任由它生長,不能動剪刀給剪了,為的使他們過分別為聖的見證生活,因此拿細耳人出去之後,總會跟其他人是有區別的。所以大家一看,這是拿細耳人,透過他所吃的、以及他的髮型,可以看出來他是不一樣的人。世上有一些信其他教的人,透過他們的服裝,甚至說透過他們頭髮,可以看出來他是信哪個教的。拿細耳人是大家一看就知道,有非常嚴格的規定的。

第三個,不可接近死屍。為了讓他們過分別為聖、捨己的生活,你必須是潔淨的,因此不管是什麼死屍,絕不允許他們接近。

當拿細耳人並不簡單。以上雖然是三種規定,表面上看起來很容易,但實際上執行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為不能跟世人一樣,去享受這世俗上葡萄製作出來的各種的美味。在以色列地區,他們主要是喝葡萄酒或者吃葡萄製造出來的東西,有很多東西是不能沾的,也不能隨著潮流去做自己喜悅的事情。不能剪頭髮。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去碰的,甚至說當骨肉親人去世,也不能夠接近。這些都是要把自己分別為聖,歸給神的拿細耳人的規定。

他們的生活規範,比祭司還要嚴格。拿細耳人有兩種,第一種是暫時的,從一個月到七年,這是第一種。一旦獻身,就不能夠反悔啦。比如許願,一旦在神面前許下這個願之後,就不能說昨天許了,今天就把它作廢了,這是不行的啊!

我們向神祈禱,也應該有這樣的信心,向神祈禱了,這事兒就這麼定了,不能今天祈禱這個樣子,明天換一種方式,主啊,昨天那個方式不管用,應該換一種方式來向你來祈禱。不要這樣,不要一天一個目標、一天一個樣子。

在神面前我們想好說,主啊,我願意你給我成就這樣的事情,請你幫助我,加給我力量和智慧,讓我達成。就為這個事情祈禱,不要再更改!如果用拿細耳人的那種方式去對待自己、看待自己跟神之間這個約的時候,很多事情就變得非常的簡單了。

比如拿今天全職的服侍人員來講,他就是終身歸給神,跟拿細耳人就特別的像了。有的人服侍是一個月臨時的義工,還有的是在主面前服侍幾年就可以了,真的和拿細耳人有點像。但是必須要從心裡面確定一件事情,一旦我們跟神達成約定之後,不要更改你的約定,如果私自的更改這個約定,我們也會懷疑神給我們的話,是不是也是拿回更改的。

神雖然是不變的,如果是我們的心經常變動的話,就會有懷疑在裡邊。所以拿細耳人,去之前要想好了,一旦這個約達成,就必須要做到的。這種暫時的拿細耳人,使徒保羅曾經做過;終身的拿細耳人,有的是在母腹當中,父母把他獻給神了,有的是剛出世的時候,被他的父母獻給神了。

聖經當中所記載的,給大家說三個例子:參孫、撒母耳、施洗約翰,都屬於拿細耳人。從心裡面要確定向神祈禱的時候,實際上就是把我們想法告訴神,你一旦說了,就不要再更改了。神是不更改的神,我們祈禱也要如此,阿們。

你在神面前也立了什麼樣的心志,我不期望你三天兩頭去更改。我們首先要做一個守信的人,才能夠完全了解神是守信的,哈利路亞!在末後的時代當中,太多的人說話不算數,失信的人太多,讓他們去相信神的話是很難,我們要養成守信用的人,給別人承諾了,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做不到,別承諾,這個總可以吧。

哈拿不能說,我現在因為沒有兒子,向神說如果說你賜給我一個兒子,我就讓他做拿細耳人。孩子一生出來,主啊,不行,我捨不得,就這麼一個兒子… 這也是不行的。末世當中,很多人心存詭詐,之前說的後面全部推翻,這樣的人實在太多了,在神面前也很難得著什麼,因為這個已經養成習慣了啊。哈拿心裡是認真的,想得非常的清楚了,要把自己的孩子獻在神的面前,要許這麼一個願,她說到,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到了。

撒母耳記上第 1 章 12-14 節:

12 哈拿在耶和華面前不住地祈禱,以利定睛看她的嘴。(13 原來哈拿心中默祈禱,只動嘴唇,不出聲音,因此以利以為她喝醉了。)14 以利對她說:“你要醉到幾時呢?你不應該喝酒。”

當時的祭司是以利,以利是沒有生命的祭司。聖經當中是如何描述以利的呢?撒母耳記第 3 章 1-2 節,

1 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侍奉耶和華。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2 一日,以利睡臥在自己的地方;他眼目昏花,看不分明。

這就是我們的神對以利的評價。雖然他是祭司,但在神看來不過是一個老眼昏花、看東西都看不清的人。看不分明,弟兄姊妹,這說明以利心裡邊跟神的關係並不親近,他對很多神的旨意並不明確。接著讀撒母耳記上我們就明白了,後來神不得不用童子撒母耳去傳達預言。為什麼呢?因為以利聽不見!

這說明什麼事情呢?即便是服侍主的人,如果他的心不在神的事工上,或者有其他想法的話,即便神給他旨意,也很難聽見。

從信徒的角度來講,如果心裡面想着別的亂七八糟的打算和想法,即便在神面前祈禱,神給你一個想法,也很難接受的。因此我們來到主面前祈禱的時候,就要傾心吐意,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放下,尋求神的真理來引導我們。雖然當時以利當祭司,但神的言語非常的少,不常有默示,不是神不願意給他們默示,是因為以利,還有自己的孩子們已經違背神的話語生活了,讓很多人失去信心了。

從哈拿的祈禱的事情可以看出來,以利真的太不稱職了,哈拿心裡非常的愁苦,在耶和華面前是不住的祈禱。以利看著她,你在幹什麼呀?為什麼嘴唇動卻不發出聲音呢?以利想到的是什麼呢?想到的是人家喝醉,就說明以利是經常做這樣事情的人。大家理解了嗎?一個人心裡邊如何想別人去做那個事情,他其實就是經常去做那個事情的人。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人心裡面的想法,一般是透過嘴唇和眼目表達出來,以利看到哈拿這樣祈禱,認定人家是喝醉了,連問都沒有問,就說你要醉到幾時呢?你不應該喝酒!弟兄姊妹,假如你是哈拿,心裡一定會受傷的,本身家庭裡邊的壓力、排擠、已經非常的傷心了,來到神的殿中向神祈禱了,祭司還不理解你、甚至中傷你,怎麼辦?很多人就會帶著怨氣從聖殿當中離開,也不跟牧師解釋什麼了,直接就離開了,誰都不知道他發生了什麼事情。

弟兄姊妹,如果哈拿把目光放在人身上,估計這次就會完全失去信心了。因為牧者沒有屬靈的看見,不知道她內心是愁苦啊!別人祈禱,還以為別人是喝醉了呢。好的的是什麼呢?哈拿她沒有生氣,她把自己真實的情況向以利說明了。

撒母耳記上第 1 章 15-16 節:

15 哈拿回答說:“主啊,不是這樣。我是心裡愁苦的婦人,清酒濃酒都沒有喝,但在耶和華面前傾心吐意。16 不要將婢女看作不正經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動,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

你看見沒有,哈拿一直把自己當作是一個婢女,就是神的使女,我來到神面前祈禱了,雖然以利很不稱職,但她沒有藐視以利,沒有看低了以利,仍然稱以利為主:主啊,不是這樣的。她把心裡話就告訴了以利。

教會當中,無論是牧師和信徒之間,或者是信徒和信徒之間,再說遠一點,信徒跟不信的人之間,能有這樣的耐心,坐下來溝通,很多傷害就避免了呀!可惜的是很多時候,牧師與信徒之間,牧師一句話,信徒生氣了、傷心了、不來了,從此以後結下怨,說那個牧師不是個東西,到處冤枉我,我去祈禱,你憑什麼說我喝醉了啊?真是沒有一點屬靈的眼光,如果是這樣的話,可能她心裡的苦毒就會越來越多。哈拿她沒有生氣,被以利誤解之後,就把自己的情況當時就向以利說明了。

分享第二點:我們相信主的話語必會成就

對於一般人來講,如果牧師不相信自己,他之後所說的話,我們也很難再相信。有没有發現,人與人之間相處就是這個樣子的,別人傷害了我們,之後無論他說的話語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我們本能的反應他不會說真話,就是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人。但是哈拿不是這樣的,我們要學習不要受外界環境的干擾,向神祈禱,相信神的話語。就在他們剛剛發生誤解之後,哈拿把自己的情況真實的告訴了以利,以利知道她的情況之後,跟她說了下面的話語。

撒母耳記上第 1 章 17-18 節:

17 以利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願以色列的 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18 哈拿說:“願婢女在你眼前蒙恩。” 於是婦人走去吃飯,面上再不帶愁容了。

很有意思,剛剛以利還誤解她,以為她是喝醉酒,指責她呢,當哈拿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以利之後,以利給她說了神的話語,“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願以色列的 神允准你所求的!” 如果你已經認定了牧師沒有生命,連我這點事都看不出來,他口中所說的能成就嗎?有這樣的心,後面這應許就很難得著了。跟別人相處的時候,這一點一定要謹記!很重要,就算這個人現在的行為不合你的意,但若是他口裡所出的是事實,還是要相信的,阿們。

當時以利說,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神一定會允准你所求的。哈拿心裡邊非常高興的就接受了這個祝福:“願婢女在你眼前蒙恩。” 哈利路亞,這才是屬神人之間的對話!

順服的人總是蒙福的,阿們,就算某個人有壞習慣,我們看不慣,但我們相信的是神的話語,不能因為某個人,說以後不再去這個教會了,再也不相信這個牧師了,我不信神了,這是我們自己的損失呀!

哈拿相信以利對自己所說的話,那是神對我所說的話,並且接受了這個祝福。當時保羅去一個地方講道的時候,那個地方的信徒就認為,台上講道的不是保羅,是神藉著保羅向我們講道,並且那個地方的人聽完了保羅的講道,仔細地用聖經分辨,看看這道是與不是,是的,他們就完全的領受了,這是以利亞的教會。

很有意思,這些人都是蒙福的。哈拿相信以利口中所出的神的話語,就算他誤解我了,別人說他的這個情況不好、生命不好,但我相信就足夠了。哈利路亞!哈拿聽完這個話之後,就相信這事兒就成了!從哪兒看出來了呢?她就走去吃飯,面上再不帶愁容了。這就是相信!

什麼是信呢?對於信的定義,在希伯來書 11 章第 1 節: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所望之事就是你所盼望的那個事情,實底就是要看到的結果。什麼叫做信心呢?你想看見的這個事情的結果,雖然還沒有出現,但已經看到了,這就是信心。哈拿就想要一個兒子,雖然現在還沒有兒子,但是以利給她說了這個話語了,她心裡就已經看到兒子一樣,不再發愁了。未見之事的確據,未見之事是這個事情沒有看到這個結果,但是我相信已經成了,確據就是百分之百會成就,阿們!

事情沒有成就之前,因為神的話語這樣對我說了,就相信這事百分之百會成就,沒有任何懸念了。聖經當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都經歷過這樣的事件,我們要如此來相信。拿亞伯拉罕來說,因著信,就相信神對他所說的應許是真的,他也想要一個兒子,神說了,你的後裔將要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那樣的多,亞伯拉罕就相信,這就是信心。

雖然說他在有生之年,並沒有看到自己的孩子多得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但他仍然相信神一定會成就此事!哈利路亞,很奇妙的事情,亞伯拉罕的一生,就在經歷這樣偉大的信心之事。所以神對亞伯拉罕說什麼,亞伯拉罕立刻就去行,他不是看到有結果了才去做,是神的話如此說了,我就如此做,相信一定會看到結果!我願意弟兄姊妹,在神面前祈禱的時候要有這樣的心!神說了,就一定會成就,這個我們要相信。向神祈禱的時候就是我們向神交托了,就不要再帶愁容了,相信這事兒一定會成就的,阿們。

馬太福音 21 章 21 節: 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無花果樹上所行的事,就是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也必成就。

你們祈禱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門徒們看見耶穌向無花果樹說了話之後,這些無花果樹連根都枯乾了,當時的門徒就很稀奇說,你這個信心實在是太大了!我們能不能做這樣的事情呢?

耶穌說,我給你們講真理,就是希望你們對神有這樣的信心,不要疑惑!我們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太專注於問題了,所以疑惑了。還有一些人是祈禱了一段時間之後,沒有任何的動靜,就疑惑了。之所以疑惑,是中間包含著不信。如果相信,就是任何時候、任何環境,都不會更改或者動搖那個結果的出現!

沒到時候就一直等、一直等,等時候出現,結果出現,阿們!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人疑惑的時候,就容易去做其他的決定,這個是疑惑最糟糕的結果所帶出來的。對神的話語開始懷疑了,就會去想其他辦法,對不對?

回到起初的時候,亞當和夏娃,魔鬼就是這樣去欺騙夏娃的:你吃了這個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之後,就能跟神一樣分別善惡。她不了解的是,神已經把這個應許給她,她就有神的形象和樣式,就是因為她對神的話語懷疑了、有疑惑,就採取了魔鬼的方式,想透過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來達成分別善惡的結果,其實根本不需要這樣的呀!神把最好的分辨力都給她了呀!阿們。

我們在神面前祈禱的時候,要有這樣的信心,把這個事情向神祈禱,之後要交托給神。什麼叫交托呢?就是完全交給祂了,就別再操心這事到底成不成?什麼時候成?我們很多時候特別想知道結果,你交給神之後,不如靜靜的等候,帶著盼望等候。

聖經當中對有信心是怎麼樣去描述的呢?就像農夫你種下了種子,在春天種下了種子,就等候這個收成的季節到來吧不能剛種下一天,第二天就把它刨出來看看,有沒有發生改變,什麼都沒有發生改變,第三天又去把它刨出來看看,每天都刨出來看,真的就什麼都沒有改變,因為你耽誤了它生長和發芽改變的日子啊!

我們就是太著急了,老去刨種下的種子,結果發現一直都沒法發芽,把它放在土裡面之後一段時間,它長出來芽了!太多的人就是沒有這樣一個忍耐、等候的心,太著急了!說實話,神是根據我們的信心賜給祝福的,屬靈裡面有許許多多的祝福,都是憑著信心領取下來的呀!耶穌對門徒說,你們祈禱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之前的時候耶穌說不要疑惑,阿們。

哈拿祈禱之後,確實有人對她的祈禱疑惑了,說,你是醉酒了,但哈拿沒有疑惑,之後祭司以利給她說了祝福的話語,她完全相信,因此臉上不帶愁容了!這事兒在她心裡面已經定下來了,這事兒已經成就了!她就等著這個時候到來就可以了,阿們!

我們去可領取神的祝福,帶著盼望生活,就是這樣的一個心態。不用管明天會發生什麼的事情,神的應許必然會成就!沒有任何人、任何事、不能攔阻神的祝福在我們身上成就,阿們。

馬可福音第 9 章 14-19 節:

14 耶穌到了門徒那裡,看見有許多人圍著他們,又有文士和他們辯論。15 眾人一見耶穌,都甚希奇,就跑上去問他的安。16 耶穌問他們說:“你們和他們辯論的是什麼?”17 眾人中間有一個人回答說:“夫子,我帶了我的兒子到你這裡來,他被啞巴鬼附著。18 無論在哪裡,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齒,身體枯乾。我請過你的門徒把鬼趕出去,他們卻是不能。”19 耶穌說:“嗳!不信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吧。”

這個情況是有一個人被啞巴鬼附著了,這個鬼一直就捉弄這個人,把他摔倒,口中流沫,咬牙切齒,這個人瘦的精幹。這個人的父親把兒子帶到耶穌的門徒那兒去,他們為這個人祈禱了,不起任何作用。之後發生的事兒才是值得我們去警惕的!門徒祈禱完了,發現什麼都沒有發生,就停下來了,跟文士們開始辯論,來討論一下,這個人到底是什麼個情況。

是不是偏離主題啦?因為你在為主做工或者你在祈禱的時候,也許身邊真的會有文士們出現,他們就不幹正事,就喜歡跟你辯論:我們來說一下,你這個祈禱到底是符合不符合我們正統的教義的?他要是跟你來這麼一下,就沒法祈禱了,你的信心也被他打亂了。

遇到這樣的人怎麼辦?千萬別像耶穌的門徒一樣,停下手中的工去跟他們辯論,不要給他們這個機會。耶穌來了,沒有跟他們辯論,對嗎?只需要把我們的焦點放在神的面前、抓住神的話語,如果這個事情沒有成就,就繼續祈禱就行了,別去跟別人辯論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

接著往下看,馬可福音第 9 章 20-27 節:

20 他們就帶了他來。他一見耶穌,鬼便叫他重重地抽風,倒在地上,翻來覆去,口中流沫。21 耶穌問他父親說:“他得這病有多少日子呢?” 回答說:“從小的時候。22 鬼屢次把他扔在火裡、水裡,要滅他。你若能做什麼,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23 耶穌對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24 孩子的父親立時喊著說(有古卷:立時流淚地喊著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25 耶穌看見眾人都跑上來,就斥責那污鬼,說:“你這聾啞的鬼,我吩咐你從他裡頭出來,再不要進去!”26 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地抽了一陣風,就出來了。孩子好像死了一般,以致眾人多半說:“他是死了。”27 但耶穌拉著他的手,扶他起來,他就站起來了。

藉著這樣一個經文,給大家講一下如何來支取信心。這個人被鬼附了,耶穌到了之後,這個鬼還要表現一番,讓這個人重重的抽風倒在地上,翻來覆去口中流沫,情況很糟糕!耶穌沒說,這麼嚴重呀,沒有描述這個問題,我們也不要做這樣的事情。特別在祈禱的時候,不要描述你糟糕的情況,神知道的!只需要把你想要的結果,憑著信心告訴神,帶著神的應許去祈禱就足夠了!

不要說主啊,他從小就被這個鬼折磨的,開始描述從零歲開始他發生了什麼事情,一直到今天為止他有多少次,鬼是怎麼樣折磨不停!不要做這樣的事情,這不是神的應許,沒必要說出來。耶穌說,他得這病有多少日子?他說從小的時候,鬼屢次把他扔在火裡,其實後面那個,耶穌並沒有問他呀!

這個人說,你若能做什麼,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耶穌對他所說的話語,也是我們需要領取的。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這句話有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以為是如果我們有信心,就可以做任何事情。不是這樣的,雖然這個話題說起來也正確,但是不是說我們有了足夠的信心,才能夠把鬼趕出去,有了足夠的信心,才能給我成就某個事情。

其實這個信心,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擁有的。耶穌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在原文當中這段經文要表達的信心,不是指你有足夠能趕鬼的信心,是你是否相信耶穌凡事都能!我們凡事都能的信心,得什麼時候才能有啊!我們總有很多事情做不了的吧,如果你凡事都能有,有這樣的信心,你就會成就萬事,我們永遠做不了事。

我們有什麼信心呢?我們相信耶穌凡事都能,有這個信心足夠了。是不是這個信心人人都可以有?只要是相信耶穌的人,多去認識耶穌、多去看耶穌所做的事情、多認識耶穌的權柄和能力,你就相信耶穌凡事都能,達到這個信心就夠了呀!對嗎?

有些事情我們處理不了了,來到神面前祈禱,主啊,相信你能幫我做成此事,相信你必能賜給我智慧、給我力量、給我權柄讓我來成就此事,有這個信心就夠了!任何時候相信耶穌凡事都能,這樣就可以了。耶穌能醫治你嗎?耶穌能解決你現在的問題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能並且一定能、絕對能,ok,這就可以了,然後就安心等候,看著這個事情怎麼樣改變,該做什麼就去做什麼吧,這就夠了呀!

人因為不相信耶穌凡事都能,還要自己掺合一下,要幫神成就點事兒,往往是人去幫神的時候,就會出一些乱子。舉個例子,神已經應許亞伯拉罕說,從你本身所出的才稱為你的後裔,神說得非常的清楚了!撒拉左等右等、左等右等,一看不行了,再不努點力,亞伯拉罕的身體都不行了,於是她就出了個主意,讓亞伯拉罕跟自己的使女夏甲生一個孩子,歸到自己的名下,以這樣的方式來成就神的旨意。

她擔心什麼呀?擔心神的話萬一成就不了呢?這大話我們都說出去了,周圍的人都看著呢,如果這事兒成不了呢,一堆人會笑話我們的!還不如趁著現在還有點機會的時候,趕緊把這事給成了,這樣別人問起來,我們也有個兒子呀!

正是撒拉這樣的疑惑,以及她的插手造成了後面非常嚴重的後果!完全的相信神凡事都能,就別有自己的小聰明加在神的話語上了,把焦點、把注意力、把智慧都放在神的話語上,多去聆聽神的話語,多跟神進行交流祈禱,讓神告訴你如何去做這樣的事情,這就夠了呀!

這個被鬼附的孩子的父親一聽耶穌這麼說,就說 “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這就夠了,有這樣的一個信心就可以!當時耶穌是怎麼做的這個事情呢?耶穌就做了一次宣告:你這聾啞的鬼,我吩咐你從他裡頭出來,再也不要進去!這個就結束了。很多人總是把這個趕鬼、醫治啊,想得多麼的複雜,先禁食個三天三夜,先來禁食祈禱七七四十九天,做不了那麼多啊!等你禁食完了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可能你都軟弱得站不起來了。

很簡單,對不對?耶穌說 “你這聾啞的鬼,我吩咐你從他裡頭出來,再不要進去!” 耶穌的話語很有權柄的,這個鬼大聲喊叫,讓這個孩子抽了一陣風就出來了。說的很清楚,出來之後,這孩子可能是長時間被這個鬼折磨,精疲力盡了,就跟死了一樣。跟死了一樣,不代表就是死了,眾人連分辨都沒分,至少摸一摸還有氣兒沒氣兒,大家就看出來不行。這就是不信的人,這就是疑惑的人。

因為人總喜歡看一些表面的現象,就像以利一樣,他一看,你為什麼祈禱嘴唇動,不發出聲音,我看你是喝醉了。不要憑這些表面的這些去判別別人,有時候是非常不準確的。耶穌讓這個孩子都已經恢復了,周圍那些人,你看,以致眾人多半說:“他是死了。” 其實就是懷疑、就是不信,跟哈拿正好截然相反。

哈拿聽到了以利口中所說的神的話語和祝福,立馬相信了、抓住了、不再懷疑了!臉上不帶愁容!這事兒就成了!弟兄姊妹,這個被鬼附的孩子呢,周圍的人無論怎麼說,耶穌沒有懷疑,祂拉著這個孩子的手,扶他起來,他就站起來了。結果大家看到了吧,因此你向神祈禱一件什麼事情,心裡要確定,別一天一個樣,老是變來變去的,那樣的話,信心也會動搖的呀。

我們軟弱的時候,再回去去看神的話語,抓住祂的應許!環境糟糕的時候,依然相信神的應許一定會成就的。當然了,祈禱之後不是什么事都不做,哈拿如果想生一個孩子,至少得做點兒事兒吧,祈禱了,以利是給你說這個話語,神的應許是給你了,回去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麼呢?很多人到這裡就停止了說,我已經向神祈禱了,什麼都不用做了,只管安心就行了。就算等兩年,也是生不出孩子的呀。

怎麼做事情呢?來看一下,撒母耳記上第 1 章 19-20 節:

19 次日清早,他們起來,在耶和華面前敬拜,就回拉瑪。到了家裡,以利加拿和妻哈拿同房,耶和華顧念哈拿,20 哈拿就懷孕。日期滿足,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叫撒母耳,說:“這是我從耶和華那裡求來的。”

經常會告訴大家要抓住神的應許而生活,要向神祈禱。哈拿也祈禱了,在神面前很開心的領取了祭司的祝福,在主面前又敬拜,就回家去了。到了家裡是她該做事的時候了,神給她已經說了,這事兒給你成就了,是不是哈拿該做事情了。千萬別信某些人給你所說的,你只管祈禱,其他啥都不用幹了,這你依然看不到任何事情嘛。哈拿回家之後,就跟她的丈夫同房,這個很重要,這是你要去做的事情。

我們向神祈禱一件事情,比如主啊,你今年賜給我一個豐收年,是不是應該去播種?是不是應該去上班?是不是應該去做你該做的生意、去動手?如果連這個都省掉了,那你什麼都看不到的。

哈拿和她丈夫同房之後,緊接著神的應許來了吧,耶和華顧念哈拿。很多人祈禱是就停在那了,反正神能給我成就了,我就開開心心地等著吧。等了一年、兩年,發現怎麼沒成就呢?因為你缺少了那一部分、重要的一部分,你沒做呀!阿們。我們向神祈禱之後,該做什麼還得去做什麼啊,就留心去看你周圍事情的人和環境的改變,神已經開始動工了啊!哈拿就懷孕。

還沒有結束呢,日期滿足,不能說哈拿好好跟自己的丈夫同房之後,然後天天發牢騷說,為什麼孩子沒生出來?為什麼沒生出來?我就著急了,為什麼沒生出來?日子還沒到呢!著什麼急呢?

很多時候人就太著急了,聖經怎麼說呢?日期滿足,生了一個兒子。我們遇到任何事情需要向神祈禱,祈禱的時候,不要去訴說你那些陳谷子、爛芝麻的事兒啊,把你想要的結果告訴神,希望神為你成就什麼,抓住神的應許去祈禱。神曾經有這個應許,你向神祈禱,就不要懷疑了,這就等於說神跟你說話了,對不對?就像以利跟哈拿所說的話一樣!神給你說話了,你抓住這個話語,因為你曾經告訴我這樣的應許,所以我拿著這個應許,向你祈禱,相信你必然會成就所說的話,因為你是信實的神。

祈禱之後,心裡依然還懷疑、還擔心,這是人的一個常態,不能說祈禱一次,就保證不再懷疑,還有些人會擔心、會憂慮、甚至會疑惑,那怎麼辦呢?請繼續祈禱!有些人問我說,到底是祈禱一次呢,還是祈禱多次呢?聖經上也說了,你們要常常祈禱。可是你又說祈禱一次,只要相信就不用祈禱了,到底該怎麼樣呢?不要陷入到這種規條裡邊去,大家理解了嗎?

你有某件事情期望神給你成就,事情祈禱了,心裡面還是擔心,請繼續祈禱,祈禱到什麼時候呢?祈禱到你不再擔心、不再憂慮為止,阿們。這就是常常祈禱的意思。因為神知道我們裡邊有軟弱,知道我們有擔心,祂體恤我們。耶穌是常常祈禱,祂樂意與跟天父之間有這種美好的溝通,阿們。

我們是特別希望神成就這個事,偶爾沒有信心,就著急、擔心,就多在神面前祈禱,多去支取祂的應許,相信祂的應許,就不再擔心了,信心的果效不就發揮出來!所以重點不是次數的問題,是你什麼時候不再懷疑了,心裡邊就沒有愁容了,再去做事情,就有信心了,就是帶著信心去做,帶著安息去做事情了。哈利路亞。

祈禱完之後,确信神給你成就了,會發現有很多點子就出來了,心裡面非常喜樂的就能做某個事情了,反而把事兒能做成,阿們。

遇到事情要向神祈禱,憑著信心祈禱的意思就在這兒。不要陷入到某些規條,說我已經祈禱三次了呀,我是不是沒有信心?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一次祈禱之後,心裡豁然開朗,原來天父這麼愛我呀,太棒了!不再為這個事情擔心了!這就夠了,阿們。之後你的感恩祈禱,當然是越多越好了呀。耶穌其實很多時候是把自己的事情告訴給天父,不是因為祂想向天父去求什麼,而是樂意跟天父進行溝通!

感謝主,如果你們生命當中很多次能夠經歷這樣的奇蹟、神跡和神的大能,也特別願意常常祈禱啦,信心就會越來越大了,阿們,願今天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我們一起祷告

天父,我們感謝讚美你,謝謝你藉著哈拿的祈禱,讓我們任何時候不看環境、不看周圍的人的評價,我們相信神的應許。你的應許就是給我的,在聖經當中,寫下來就是要成就在我的身上!你把萬物當中的美好,放在這個世界上也就是為我們服務的,讓我們透過這些事情,去見證基督的美好,把福音傳出去,見證基督的美好!

新的一周的開始,我相信聖靈與我同在,祂會讓我想起神的話語,生活中不看人,不把焦點和所有的期待都放在人的身上,單單仰望耶穌基督的恩典!相信你是愛我們的主,你給我們的祝福,沒有人可以奪去!相信你凡事都能,一定能夠帶領我進入豐盛,讓我看到你偉大奇妙的大能!在這一周當中,期待美好的事情發生,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阿們。

最後做一個祝福祈禱

奉主耶穌的名賜福大家,新的一周的開始,無論你們往哪裡去,申命記 28 章當中的祝福要成就在你們的身上!你們出也蒙福入也蒙福,我們的主必會賜福你手中所做的!你不會向別人借貸,反而會成為很多人的幫助!聖靈與你同在,加給你智慧、愛心、還有力量,讓你在生活當中成為多人的祝福!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禱,阿們!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