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
263 -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
(JP 文字组 -- 天国小王子整理)

我们分享的题目叫:怜恤人的人有福了
一起来祷告:
天父!感谢赞美祢!在一周开始的时候,我们先来到祢的面前,祢怜恤我们,我们才有怜恤别人的力量,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我们是蒙怜恤的人,若不是祢拯救我们,我们没有生命,若不是祢赐恩给我们,我们无法靠恩典生活。
新的一周,我愿意依靠祢的恩典,领受祢的话语生活,请祢来带领我,圣灵在此刻也更新我的心思意念,不断的把我的目光调整在祢面前,用祢的话语生活。祝福寻求祢的每一个弟兄姊妹,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马太福音 5 章 7 节,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什么是怜恤呢?爱惜,怜悯,体恤,这些都对,可能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 怜恤,是指有权利和能力行使惩罚或者伤害,但是祂却对人表现出宽恕和怜悯,** 这是圣经中怜恤的意思。祂有没有能力去杀了这个人?有,但是祂没有这么做。
神给他的是宽恕和怜悯,这在圣经中称之为怜恤,包括了对罪恶的赦免,及对苦难者的同情和帮助。很多时候,我们也想怜恤别人,但没有能力,我们的主耶稣既有怜恤别人的心,还有能力去怜恤别人,所以怜恤是有权利和能力施于恩赐的行动。
世界上最伟大的怜恤,就是神对罪人的怜恤。
如果我们没有遇见耶稣、没有得到天父的怜恤,我们是该死的,死了之后还要被审判,这是我们的结局。可现在我们被神怜恤了,不但没有死,还得着了耶稣基督的祝福,知道我们都是被神怜恤的人,因为神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
神对罪人的怜恤,在十字架上就彰显了出来,神看见世人被罪恶和死亡奴役,出于对罪人的怜恤和慈爱,便差遣祂的独生子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流血牺牲,使我们的罪得着赦免,接受耶稣基督的人,就得着了神的怜恤。
神怜恤我们,不是降低了祂的公义,而恰恰是彰显了祂的公义,要不然耶稣就不用替我们而死了。正是因为神施行了祂的公义,我们得着怜恤,这就是耶稣基督对我们的爱,因为耶稣到世界上,不希望所有的人沉沦,祂希望所有相信祂的人都能够得着永生,这是耶稣的怜恤。
分享第一点,耶稣有怜恤的心。
马太福音 9 章 10-13 节,
10 耶稣在屋里坐席的时候,有好些税吏和罪人来,与耶稣和他的门徒一同坐席。11 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的门徒说:“你们的先生为什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饭呢?”12 耶稣听见,就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13 经上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这段经文很有意思,耶稣跟什么样的人一起吃饭?税吏,还有好些罪人,还有耶稣的门徒。根据那个时代的情况看,这样的事情是不该发生的,罪人跟罪人一块吃饭,义人跟义人一块吃饭,法利赛人跟法利赛人一块吃饭,他们分的非常清楚的,犹太人绝对不会跟外邦人一块吃饭。可耶稣打破了这个界限,祂让罪人、门徒还有这些人一块,在一起了。
法利赛人看见就说了:“你们的先生为什么和罪人还有税吏一块吃饭呢?” 他们不知道耶稣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耶稣这么做,正是因为祂里面怜恤这群人。有人可能会说:“跟耶稣吃个饭有啥呀?”
在启示录怎么说的,若有人听见我的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一同坐席,犹太人能跟你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就是承认了你跟他的身份是一样的,那耶稣在邀请我们跟祂一块坐席,说:“来吧!你跟我一块吃饭,你跟我的身份就是一样的。”
耶稣是神的儿子,我们现在也是神的儿子,我们跟耶稣一块吃饭了,所以我们的身份被提升了,这是耶稣的怜恤。
耶稣听见法利赛人的话,就说:“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的着。” 什么样的人需要耶稣?罪人,义人就不需要了,如果本身就有义,还要耶稣干什么?正是因为你没有义,所以你需要跟耶稣一起,让耶稣把祂的义赐给你。所以耶稣就说了:“我喜爱怜恤。” 那么耶稣现在做的事,是不是怜恤的心?祂跟这群不配的人一起吃饭,这是耶稣的怜恤。
不喜爱祭祀,这里的祭祀就是献祭,有很多的仪式,耶稣为什么不喜欢这些?祭祀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可以站在神的面前,可以被神所接纳,稣来了以后,祂就是我们的祭物,你借着耶稣就可以跟神在一起了,可以坦然无惧的来到神的面前了。
耶稣说这句话的意思:你们自己去揣摩吧。你们能想明白的话,就知道为什么我跟罪人一起吃饭了。什么样的人需要我们去关心呢?软弱的、得病的或者真的需要帮助的这些人,你去帮助他们,不是降低了你的身份,是把他们的身份提高了,这是我们做的事情。耶稣说,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祂召罪人,是希望罪人跟祂一起,要改变这些罪人的生命。
神喜欢我们做荣神益人的事,喜欢我们去周济穷人,去帮助那些软弱者、患难者。我们要知道神不喜欢那些法利赛人的口是心非和假冒伪善,他们喜欢站在十字路口举手祷告,目的是为了让人看见,神说:“我不喜欢这样的祭祀”,因为神能看到人的内心。
他们将经文写在帽子、衣服上,家里到处都是经文,别人一看:你看人家多属灵,到处都是经文呀,可是如果心里没有呢?就没有怜恤的心了。所以弟兄姊妹,神喜欢我们用言语和行为将祂的爱流露给众人,体现出来就是对别人的怜恤,这是神所喜悦的。
天国的君王吩咐祂的子民要做怜恤人的人,特别要怜恤那些困苦的、寄居的、贫穷的孤儿和寡妇,还有那些被社会遗忘的人,他们得不到关怀,被其他的人抛弃了,我们要去怜恤这群人。还有一些人,里面是需要生命,我们也要把耶稣的生命给他们。
今天会借着两个故事,给大家分享到底什么是怜恤,耶稣所要的怜恤到底是什么。路加福音 10 章 25-37 节,讲了一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前提是什么?有一个律法师试探耶稣,问祂说:“一个人应该做什么才能够承受永生呢?” 耶稣回答:“你要尽心、尽力、尽意去爱神,还要爱人如己。” 耶稣的意思,就是你这么做,就可以得着永生了。
换句话说,一个意识到自己是有福的人,是愿意不记代价怜恤他的邻舍,谁是他的邻舍?那个人就不明白,说:“到底谁是我的邻舍呢?” 他们不知道爱人如己,这个人 ** 就是他们的邻舍。** 他们不知道,还怎么去爱呢?
弟兄姊妹,如果你知道神的话语,不知道这个话语怎么用,也活不出来呀。所以耶稣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律法师,谁是他的邻舍。
路加福音 10 章 30-37 节,
30 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31 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32 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
33 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34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35 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所费用的,我回来必还你。’36 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落在强盗手中的邻舍呢?”37 他说:“是怜悯他的。” 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这故事可能大家都知道,耶稣在回答律法师:“你要爱人如己,就是爱你的邻舍如同自己一样。” 谁是他的邻舍?不是跟我们住在一块、隔一堵墙的那个邻舍,这里的 ** 邻舍指的是你遇见了那个人,他需要帮助,那人就是你的邻舍,** 不是你家对门,整天去问人家:“你需要帮助吗?”
邻舍,是你遇见了,看见这个人了,你有同情心,又愿意帮助他,这就是你的邻舍了。世界上太多人需要帮助,就是把自己压垮了,也帮不了他们,你的邻舍,就是指你所遇见的那个人,他需要帮助,就是你的邻舍。
在这个比喻中,有很多的对比,非常鲜明的一个画面,就是一些人有怜恤,一些人没有,这个需要怜恤的人是谁?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结果落在强盗手中,耶路撒冷城是在山上,是很高的地方,耶利哥城是在下面。以前给大家讲过撒玛利亚人的故事,耶路撒冷在南边,耶利哥在北边,中间就是撒玛利亚,他们从撒玛利亚城里过,没有一点危险,可是他们觉得撒玛利亚人跟狗一样不洁净,不愿意从他们的城里过,宁可绕山路,山上的土匪就有生意了,就在那等着,知道他们心里瞧不起那群人,就打劫他们。
正好有一个人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是不是这个人需要帮助?只要见到这个人,就是邻舍?第一个是,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虽然他是传神话语的,但仍然瞧不起撒玛利亚人,也就证明他也不愿意跟罪人在一起,既然不愿意怜恤那些在城里的人,那么现在这个人是不是应该怜恤一下?至少这个人是祭司的弟兄啊。
弟兄姊妹想过没有:如果那人是撒玛利亚人,就不从这走了?这证明他们是弟兄,那么祭司看到你的弟兄,是不是应该伸出怜悯的手?可是祭司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就像没有看见一样,是不是没有怜悯?
第二个人,有一个利未人,祭司是在百姓面前做神要求做的事情,利未人代表着神的百姓在神的面前,却对他百姓没有一点怜恤之心,来到这个地方看见那人,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这个人可怜不可怜?他是不是需要帮助?不管祭司、利未人,他们的服侍怎么样,懂的有多少神学知识,现在是不是该用了?这是今天很多人缺乏的地方,知道的神学知识很多,关键的时刻能不能把它用出来呢?他们没有用出来。
后面说唯有一个撒玛利亚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撒玛利亚人会跑到这来,他到了这个地方,看见他就动了慈心,这就是有一颗怜悯的心。如果你是撒玛利亚人,看到一个犹太人倒在这个地方,心里怎么想?要救他吗?
比如有人比较痛恨一个人,你发现这个人狠狠的被人揍了一顿,打了个半死,你心里会怎么想?这种状态之下,你有怜悯的心、怜恤的心,那才是从神来的,他是你的仇敌,过去欺负你,怎么办?能不能救呢?愿不愿意救呢?很明显这个撒玛利亚人有能力救,世界上有能力救别人、怜恤别人的人非常的多,差的是愿不愿意救。
耶稣有能力拯救世上所有的人,而且也愿意救,这是难能可贵之处。来看一下这个撒玛利亚人他是如何救那人的。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按理说,到这个地步已经仁至义尽了,对仇敌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可以了吧?不用往下做了吧!已经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心了。
可是这个撒玛利亚人,第二天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此外如果超了,回来我再还给你。” 为什么这个人会有这样的行为?他里面有神的怜恤。一个在扭曲的宗教传统下的犹太人,没有帮助这个受伤的犹太人,他们没有同情的心,没有施于援手,但是被他们瞧不起、像狗一样的撒玛利亚人却帮了他们的同胞,不计前嫌,这就是怜恤。
我们都是领受天父慈爱和怜恤的人,口里常常说:“天父爱我,天父也爱你。” 但更需要把这份爱活出来。阿们!当一个人心里存有耶稣的怜悯,才能活出怜悯的生活来。换句话说,这个撒玛利亚人心里一定是有了神的怜悯,他才愿意去做这样赔本的买卖。
从人的角度说,这个生意一定是赔本的,因为你救了别人后,别人不一定能领你的情。可是他还是做了这样的事情,没有计较自己的得失,因为他被神的怜悯充满了,他知道自己是有福的人,所以他相信神怜悯他,会赐给他更多。你们要有这样怜悯的心,你们要知道神会赐给你们更多,神知道你们所做的一切,你们就有怜悯的心去对待别人了。
分享第二点,怜恤人是知道自己蒙怜恤更多。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主耶稣怜悯了他,就没有怜悯的心。同样的,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被主赦免饶恕的更多,也不会有赦免饶恕别人的心,所以怜恤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赦免和饶恕,这是怜恤中另外一层含义。
马太福音 18 章 21-22 节, 21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22 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耶稣为什么对彼得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呢?这是谁的饶恕?耶稣的饶恕,耶稣对我们的怜悯是完全的怜悯,七十是完全数,七也是完全数,就是耶稣对我们的怜悯、饶恕和赦免都是完全的。今天可以赦免你,明天、后天也可以赦免你。彼得能做到七次,这是人的极限,我们饶恕一个人、怜恤一个人七次就可以了,如果这个人还不知情呢?拉倒吧,你就再也不帮他了,再也不管他了。所以耶稣对彼得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紧接着耶稣在下面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在马太福音 18 章 23-35 节,
23 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24 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25 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26 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
27 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28“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29 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30 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31 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
32 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33 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34 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35 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
这个故事有点意思,这里说,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仆人算账,这个王就是我们的天父,我们的天父要和祂的仆人算账,我们是祂的仆人,也是神的管家,要按照主人的指令去做事情。才算的时候,发现欠了一千万,一千万说明太多了,我们欠主的多不多?能还清吗?还不清,按着神的公义,必须让我们还清,因为我们欠了,就得还,这是神的律例典章,必须得还。
我们还不了,主人就说:“去吧,把你的妻子儿女,还有你的一切都卖了,来偿还吧。” 就算我们把这一切都卖了,能偿还清吗?还不清,可我们愿意卖吗?不愿意,人的狡诈就在这地方,就算把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卖了,也还不了所欠主的,那仆人就俯伏拜他主人,说:“主啊!宽容我。” 下面一句是 “将来我都必还清。”
这个人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还要挣扎一下呢,心里还有点小算盘呢,接着就暴露出来了。如果有一些人在主面前说:“主啊!赦免我,我是罪人中的罪魁呀。” 放心,他能说这样的话,转过身就能去犯罪,真正知道自己有罪的人,绝对不会这样去祷告,他会说:“主啊!怜悯我。”
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知道主是这样怜恤你的时候,你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平安,喜乐,无忧,感恩,还有怜悯别人,如果没有最后这个,实际上还是不懂神对你的赦免。
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知不知道他的主人赦免了他?知道,他有没有感恩的心?在这里要告诉我们:他根本就没有觉得他的主人是怜恤他,也许在他心里说:“欠你这么多又怎么滴呢?我都向你下拜求饶了,你难道不该怜恤我吗?”
如果人是这样对待恩典,他给别人的就一定是律法,一个人真正明白恩典,会说:“主啊!我永远还不清你的,你竟然赦免了我。” 他知道这份赦免,他走出去时,所有的人他都能饶恕赦免。他竟然能够掐住别人,十两银子都不放过,证明这个人心里对他主人的赦免并不感恩。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
按理说,这个人看到此情此景,应该想起主人对他的怜恤、对他的赦免吧?可他没有想起来,就证明主人对他的怜恤,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忘记了。如果忘记了耶稣对我们的恩典,就很容易活在律法之下,用律法去对待别人。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他给别人的是什么?公义的律法呀,按照律法你欠别人钱,还不起, 就得去监狱里边待着,等还清了再出来。
换位思考一下,他也应该进去,因为他欠的更多,那个人如果在里面待十年,他就得待一辈子。他没有想这个问题,觉得 “反正我的主人都已经赦免我了,我可不能放过你”,证明他不懂什么是怜恤,他的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
弟兄姊妹 ,恩典之下,如果活出来是律法的样式,会让很多本来想依靠恩典的人忧愁:都在恩典之下,这些人怎么还这么活呢?什么原因呢?没有怜悯的心,暴露了不懂什么是怜恤。于是他的同伴,就把这事告诉了他的主人。
如果我们给别人律法,那人不会祷告吗?他会说:“主啊!我受冤屈了,请你帮助我。” 一些人看到事实之后,也会为他祷告:“主啊!你帮助我们这个弟兄,他真的受了很多的冤屈,他不该受这样的待遇。”
刚才我们说,这个主人预表的是我们的天父,祂知道所有的事情。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主人提醒他该怎么做事情。当我们真的明白耶稣怜恤的时候,在世界上活着,那是真自由,我们心里不再被捆绑了。
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这个是不是他应该得的?透过这个故事要明白:想靠自己去饶恕自己的弟兄的,就是这个路。靠你自己七次,可是耶稣说:“不够,我饶恕你,可不止七次,乃是七十个七次。”
你饶恕别人也要是七十个七次,我们能不能做到?做不到,在旧约律法下,就是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意思是什么?难道我们今天还要努力去饶恕吗?
这个无情的仆人,从他主人那里得着了巨大的怜恤,一千万银子的欠债,都被主人免了,他遇见欠他十两银子的,竟毫无怜悯,最后主人让他得着了他该得的那部分。我们要相信:基督徒都是从神那里得着了巨大无比的怜悯和恩典的人。你知道了这个后,没有资格去定罪别人,能不能去饶恕别人呢?能,如果知道你是一个蒙神赦免更多的人,就能够从心里得着释放,去对待你身边所有的人了。
有一点大家要记得,借着这一千万银子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基督徒之间借钱的时候,要有这个智慧,你借钱给别人的时候,应该是给的心态,而不是给出去指望他还,那样的话,你们的关系很容易就崩了,他万一出了巨大的变故,还不上的时候,你这边又着急,没有这笔钱,没办法生活,你俩的关系就彻底完了。
做为一个被借钱的人,首先心里是不要了,当然了,不能对他说不要了,这是我们的智慧,就是你给的时候,说借给你可以,借钱是不是应该有怜悯的心?不能说:“我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所以我就不还了。”
这样的人,其实不懂得什么怜恤,这是彼此的事情,我们从主那里领受了怜恤之后,要这样去活在人的面前的。恩典和怜恤的语气非常的相近,但是略有不同,因为恩典是得着不配得的,怜恤是没有受当受的,能区分两者吗?恩典,是得着不配得的巨大的祝福,怜恤是没有受你当受的,这两者是近义词,但是非常的重要,两者不可缺少。
圣经上说,我们的神是满有恩典、满有怜悯的神,为什么把这两个放在一块说呢?怜悯,是你本身有罪,你该受的是死,但神说:“我不让你受死,把我的祝福给你,你没有受死,是因为有人代替你受了,我赦免了你而已。”
如果把这两个分开,只讲恩典,人就会变的像那个欠一千万银子的,心里毫无感恩。神既然这样怜悯了我们,我们也理当如此去怜恤别人,神免去我们当受的罪,刑罚和死亡,这是神的怜恤,神却赐给我们不配得的恩典,就是永生,这是神的恩典。
以弗所书 4 章 31-32 节,
31 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或译:阴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32 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 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刚才我说了,如果靠自己饶恕,“别人还欠我十两银子呢,你让我饶恕他怎么可能呢?” 他饶恕不了,没有力量。但是他转过来想:“我的主人把我一千万都赦免了,我也理当这样去赦免他。” 当你没有力量、没有办法饶恕别人、赦免别人的时候,你要思想的是:我欠主的更多,可是祂都赦免我了,祂不单赦免了我,还把祂的恩典赐给了我。苦毒和抱怨实际上是慢性自杀,而饶恕别人是释放自己。看一段经文,看看你们的身份。
彼得前书 2 章 9-10 节,
9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 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10 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 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
你们的身份是被拣选的族类,以前我们特别羡慕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在万民中被神拣选了。为什么神就偏偏挑选了这么一个民族呢?我们说主好偏心呀,可是现在你们是被神拣选的,有君尊的祭司。刚才我们读的那段经文中,有一个祭司,看见了一个人在路上被人打成那个样子,就从一边绕过去了,他不知道祭司是干什么的。知道你们是祭司了吗?祭司是干什么的?献祭。
祭司是替别人献祭,告诉别人 “你罪得赦免了”,旧约祭司是做这个的,比如他现在有问题了,得罪神或者人了,牵着牛羊到我面前之后,我仔细的打量着他的祭物,祭物是合格的,让他亲自把这个祭物杀了,祭物的血流出来,放在祭坛上烧掉,最后要告诉他:“你罪得赦免了,你可以回去了。” 祭司是在告诉人 “你罪得赦免了。” 阿们!
现在你们都是君尊的祭司呀,首先得知道神也赦免你了,而且更多。现在我们的祭物是耶稣,祂是我们的赎罪祭,是我们献在神面前圣洁的祭物,我们要这么去给别人传福音:你所有的罪都被赦免了,因为你相信耶稣的时候,耶稣就是你的祭物,你也照样被神悦纳了。阿们!
透过神的角度来看,他是不是神的百姓?也是君尊的祭司,从这个角度去看这个人,他跟我们的身份是一样的。十字架有两方面,一个是垂直的,我们跟神的关系,谁信谁得救;还有平衡的一面,所有的人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
当然了,教会里虽然有次序,但是我们的身份在神面前是平等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去瞧不起这个人,或者定罪那个人,因为耶稣也为他们的罪死了。所以你们都是君尊的祭司,你们要互相提醒 “你是君尊的祭司”,哈利路亚!是圣洁的国度,我们是属天上那个国度的,那是一个圣洁的国度,就是被分别出来的,跟世上的国不一样,世上的国有排他性:我是属于这个国家的,到了别的国家那不属于我。
到了天国之后就剩一个了,真正的天国,圣洁的国度,就是在你的里面,不应该有你的、我的、他的,应该全部都是神的,这是圣洁的国度的胸怀,是属神的子民,意思是你是归给耶稣基督,你是归给神的人,所以你做事情不应该任意妄为,应该用耶稣的方式来生活。当你遇到危险的时候,知道你是属神的,这意味着祂不会袖手旁观,祂会帮助你的。
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这是我们的主对我们所做的事情,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是不是没有信耶稣之前?当你信耶稣之后,现在却作了 神的子民。有人说:“你老讲过去我不算属神的,现在我属神了,属神有什么呀?” 后面的经文就给我们说的很清楚了:过去你没有蒙神怜悯呀。我们没有信耶稣之前,遇到问题怎么办?自己解决不了呢?任何人都有可能遇到那种天大的麻烦,怎么办?很多人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命。因为他没有别的方法了,怎么办呢?谁都熬不过这个命呀。
可是今天你还会这么说吗?就算你再软弱,也不会说 “这就是命”,你知道有一个出路,耶稣就是你的出路。过去你未曾蒙怜悯,就算你遇到天大的麻烦,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是现在你却蒙了神的怜恤,知道你所有的罪被神赦免了,祂爱护你,祂愿意帮助你,看顾你,愿意把好的赐给你,愿意做你随时的帮助。
知道你已经是个蒙怜恤的人了,所以你再灰心,再软弱,你知道有可以祷告的对象。感谢赞美主!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基督徒是有福的人,任何时候我们不会绝望、去寻死。有人可能会说:“也有基督徒那么死的呀。” 弟兄姊妹,一个真正明白神的怜恤和恩典的人,不会走这条路的。
分享第三点,怜恤是表现在行动上的。
不仅仅是心里的,前面说的温柔,贫穷的心,那是在心里的,可是怜恤是要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看一段经文,箴言 14 章 21 节,藐视邻舍的,这人有罪;怜悯贫穷的,这人有福。如果怜恤只是在心里,那么藐视也是在心里,你能不能知道一个人藐视你?知道,通过眼神就知道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如果心里存的是藐视,眼睛看别人的时候,别人是可以看出来的。比如夫妻之间,如果妻子特别瞧不起丈夫,看我这个眼神,你们是不是就看出来了?这是很嫌弃的那种眼光,他能没有感觉吗?你每天都这么看,你不说话,其实还不如说一句话呢,久而久之,这会变成严重的定罪,夫妻之间,切记不要用这种眼光,你有什么事,说出来都比这个强,用眼神可以杀死人的,会自我定罪,到最后会爆发出来,坏脾气上来,就会摔东西或者天天跟你闹,这就是原因了。要改变我们的心。
藐视邻舍的,这人有罪,知道谁是你的邻舍了吧?你遇见的人,也包括你的亲人,朋友。所以不要藐视别人,因为别人能看出来,就算你没有说话,你的眼神是可以体现出来的。怜悯贫穷的,这人有福,怜悯是不是也是有行为的?你心里真的怜悯这个人,这人有福了。我们要做一个有怜悯的人。什么样的人是贫穷的?前面我们也说了,贫穷是心里的贫穷,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此时此刻,他心里非常的烦躁需要安息,你把耶稣的安息给他,就是在怜悯贫穷。怎么把耶稣的安息给他呢?不是说:“信耶稣吧,信耶稣就可以了。” 不是这么盛气凌人的给,而是真正安慰的给。
怜悯,是你有能力去做,也愿意去做,去帮助这个软弱的人。去做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姿态呢?耶稣来帮助我们是什么姿态?仆人的姿态,万王之王的儿子,在吃过饭之后,弯下腰给门徒们洗脚,难道祂不知道尊卑吗?知道,可是这就是怜悯贫穷,为什么祂给门徒们洗脚?门徒们需要,而且耶稣也教导门徒:“我如此行,你们也要效法我,我是你们的夫子,我尚且做这样的事,你们也当如此去行。”
有一天真的明白过来:祂是万王之王啊,凭什么弯下腰为我洗脚呀?祂从我这能得到点什么呀?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因为祂爱我,祂怜悯我。真的明白这份怜恤的时候,你就会去怜恤别人了,所以在门徒们真的明白这份怜恤的时候,开始为别人去做事情,也是谦卑的像仆人一样。保罗经常在书信当中提到一个词,耶稣基督的仆人,神的仆人保罗,其实他有尊贵的身份,可是他没有用,用的是 “我是耶稣基督的仆人”,就是愿意像耶稣一样去服侍别人,这是真正有怜恤之心的人。
约翰一书 3 章 16-18 节,
16 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17 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 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18 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
弟兄姊妹,这里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拥有这怜恤的心。刚才说了,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你去怜恤别人,主会源源不断的加给你,你不会有损失的。 你去怜恤别人,人也会给你回报的。
电视里的英雄都有个特点,特别喜欢帮助别人,虽然那会他能力不大,可是他帮了很多人,最后却被冤枉了,总是会有人来救他们,这些愿意救他们的人,都有个原因是曾经被怜恤过。我们今天信了耶稣,更当如此,用耶稣的心肠去对待别人。主是怎么样对待你的呢?主为你舍命,你就知道什么是爱了,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
弟兄姊妹,人世间最大的爱就是这个,为弟兄舍命。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 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难道是我们的神没有能力,使怜恤存在这个人的心里吗?不是,跟刚才我们读的那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是一个意思,他根本就没有明白神对他的怜恤,所以他也没有怜恤别人的心。
这里说他有财物,可以去帮助这个弟兄,可是他却没有帮,他塞住了怜恤的心,同时他也塞住了别人对他的怜恤,也塞住了神对他的怜恤。爱神的心,不能存在他心里,是因为他里面被自私给充满了,为什么经常讲我们要谦卑服侍在神面前?愿意为神去做事情,当你愿意按照神的方式去做的时候,神的爱就在你心里。
为什么我们要饶恕别人呢?神不希望你里面被人的仇恨捆住,神 希望你是自由的,你去赦免、饶恕别人的时候,你真的就是自由的,神的平安会充满在你心里。所以十八节说,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 **。**
怜恤是带出行为的,不仅仅是说说耶稣爱你而已。可是有些人连舌头上都没有,这不是更糟糕的吗?有很多人明明很糟糕了,需要被爱,可是我们能够找出他一堆的不是:你这不好,那不好……
这样子他能好吗?讲一下生活中的问题,你的亲人或朋友屡次去找你茬,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想引起你的关注,可能在你面前已经自卑的没法活下去了,要引起你的关注。这时候你不能还指出他的问题,这样子他会越来越自卑,自卑到极点,就会进入到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自负。
以前给大家讲过,当一个人过分显示他的优点的时候,见到人就经常去说,说明他已经极度自卑,这是他唯一可夸之处了。而他需要的是肯定,这时候你再把他唯一一个觉得能够被人肯定的给否定,他就会记恨你一辈子。
就算他很糟糕,你说:“很好!确实做的不错。” 他总是拿他这一个优点,见到人就夸,遇到这样的人,就知道这是极度自卑的人,更多的需要肯定和认可,这是怜恤的心的一种体现。
耶稣做事情也是这样的,那个少年官说:“夫子,你告诉我,我该做什么事情才能承受永生?” 耶稣没有说:“小样,就你这样还要得永生?你看你有什么可夸的?” 耶稣说:“你知道诫命,当孝敬父母。” 耶稣为什么要挑这个说?这是他唯一可夸的一点,他可能见了人就说:“律法上的后边的部分,我都能遵守了。” 可他不说前面的部分。所以耶稣说:“诫命你是知道的,当孝敬父母,爱人如己。” 他说:“这些我从小就遵守了。”
耶稣的意思是:“做的不错”。先给他一个肯定,“但是你还差一点,把你这一切都卖了分给穷人,你来跟随我,就能存财宝在天上了。” 他说不行。是指出他的问题了,但先是肯定他了,这是耶稣的怜恤,也是我们需要去明白的。耶稣的怜恤,不仅仅是在言语上,也是在行为上。耶稣在世上的时候不是光说 “神爱你”,祂还医治病人,安慰受伤的人,帮助穷乏的人。
弟兄姊妹,为什么每一个教会都要有奉献呢?是干什么用的?神不是将来在天上搞一个排行榜,看看哪一个教会存的钱最多,说这个教会就是最忠心的。没有这样的。为什么教会里要设立这些东西?
因为教会里有富足的,就一定会有贫穷的,有刚强的,就一定会有软弱的,不仅是教会里,我们去传福音的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人。遇到一个病重的老太太,你对她说:“信耶稣吧,耶稣爱你。” 你就走了,这有什么用?你在给她传讲耶稣之前,先帮助她,尽你的能力去帮助她,她就看见神的爱了。这个不仅仅是在言语上,还要行动上。阿们!
前一段时间我们去看一个老太太,她年纪很大,身体也不太好, 我们去的时候拎着东西去的。然后她就说:“不怎么认识的人,来我家还拿着东西。” 她的儿女其实都很少去,这已经是社会的常态了,儿女们太忙了没时间去,空巢老人,就一个人在家待着,怎么办呢?老人特别希望有人去看她,其实不是看你拿的东西的贵重,就是希望有人看她。
我们去的时候,老太太非常的高兴,不要拿这些东西了,儿女们每个月都给她钱, 她不缺这些东西,缺的是有人对她的关怀。拎的东西算不得什么,她看到了我们的爱心,我们就介绍说:“我们是教会的,信耶稣的。” 她说:“信耶稣的真好哇!” 我们就问她:“您是不是身体不太舒服?” 她说:“是啊,好几天睡觉都不太好。”
我说:“我们可以为你祷告吗?给你祷告,我们的神就医治你,你就能睡的很好了。” 她说:“那好呀。” 之后就陪老人聊天,第二天老人的精神就恢复了,从那个时候,就让我们给她讲讲耶稣。弟兄姊妹,如果没有前期对她的帮助,直接对她说:“信耶稣吧,信耶稣上天堂,不信耶稣下地狱。” 她能听进去吗?可能会说:“我巴不得下地狱呢。” 所以我们的爱和怜恤,不仅仅要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阿们!
最后再看一段经文,解开一段疑惑就结束,也用这段经文帮助大家这周来默想,雅各书 2 章 12-17 节,
12 你们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就该照这律法说话行事。13 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14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15 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16 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17 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这段经文很有意思,你信的是谁呢?耶稣,是信耶稣以及祂在十字架上给你所成就的,祂在十字架上干了什么事情呢?让你的罪得赦免,并且把祂的恩典全部倾倒在你身上,这是怜悯与恩典,同时都在你的身上了。阿们!当你思想这份恩典的时候,就会有力量行出来,也应当把耶稣的怜悯和恩典都给出去。如果缺了一个,只有信心没有行为,这个信心和行为都是死的,意思是没有什么益处,也可以理解为没有果效。
这里雅各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就证明啥都没有,可能又是冬天,吃的穿的都没有,这时候我们对他说:“平平安安的去吧,愿你吃的饱,穿的暖。” 假如你是那个人,冬天到了,吃的穿的都没有,教会里一个牧师到你面前说:“平平安安的去吧,愿你吃的饱,穿的暖。”
你会对他说:“你是不是挖苦我呢?我要能吃的好,穿的暖,至于活成这个样子吗?” 所以这样对他没有益处。
应该怎么怜悯他呢?你给他拿一箱食物,一箱衣服,这个时候对他说:“看看哪件合适。” 等他穿上,又吃饱之后,你说:“平平安安的去吧,我们的神赐福给你,愿你吃的饱,穿的暖。” 差一步,结局就不同,这个人会说:“你的神真好!谢谢!” 这个时候就对他有益处了,我们的怜恤,也就变成实实在在的了,所以怜恤的心是带出行为的。
这里有一些事情,我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你们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审判,使人自由的律法是什么?圣灵的律,圣灵的律是以爱为中心的律,为什么会按着圣灵的律受审判?基督徒的审判,不是罪的审判。罪的审判,在耶稣上十字架说 “成了” 的时候,所有罪的工价,耶稣都已经还清了。
在法官那里不仅仅是有审判,还有无罪释放奖赏的,基督徒的审判是按着行为得赏赐的审判。所以我们今天既然活在圣灵的律之下,就按着圣灵的律来接受审判,你到底能把耶稣的爱活多少出来,就是以爱为中心,我们有怜悯的心,首先得有爱吧?我们能饶恕别人,也是因为里面有爱吧?如果里面没有,根本做不了这个的。
因为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这是什么意思?读起来有点绕,这说的不是不信的,原文中是这么说的:** 因为审判对那不想行怜悯的人而言,将是无怜悯的。** 听好了:爱的律不是让人放纵或者没有底线的律。
今天很多人讲神的爱,说:“上帝是爱你们的,所以就算你们不信,神也不会让你下地狱的,神不会那么残忍的,因为神就是爱。” 听起来这个神多好呀,我不信祂,祂也不会让我下地狱。神的爱,不是没有底线,神的爱里有公义还有审判。
我们的罪之所以没有让我们承受后果,是因为耶稣代替了。神的爱是有底线的,当我们已经领受了神的爱,却没有把这份爱活出来的时候,对于这份爱的审判(就是奖赏), 神是不会给我们的。
举一个例子,假如这人一辈子领受神的爱,却没有给出去一丁点,神不能给他赏赐,这就叫无怜悯的审判,大家明白了吗?但是有个人拿了一杯凉水给我,是不是给小子里最小的一个?圣经上说,这人就不能不得赏赐。这两人唯一区别,就是他拿了一杯凉水给我,他什么都没有做,后面这个人,无怜悯的审判就临到他,就算他求:“主啊!求你也给我一杯凉水的赏赐吧。” 神说:“不可能。” 因为这就是无怜悯的审判,这个审判跟行为有关系。所以我们基督徒今天活在恩典之下,有好行为,神要给我们赏赐的。但你如果没有那个好行为,神不会给你那个赏赐,但你仍然是得救的。神的赏赐不会因为你可怜,就给你,这是跟行为有关系的。
愿意我们弟兄姊妹能够明白这段经文 **: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 **。神不会在这件事情上给他赏赐。当我们看到弟兄或者姊妹,有缺乏或者软弱的时候,我们真的领受主的爱、领受主的怜悯去帮助他,你不求他给你什么回报,神就给你赏赐了。
但是如果你看见了,你没有帮助他,甚至连一个祷告都没有,在这件事情上神没有赏赐给你。我愿意弟兄姊妹真的领受耶稣的怜悯,活出这份怜悯,你多怜悯别人,你放心,等你有问题的时候,将会有一帮人争先恐后的来帮你,因为神会感动他们的心的,阿们!
一起来祷告:
天父!我们感谢赞美祢!谢谢祢借着这样的话语来帮助我,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我是被耶稣怜恤的人,耶稣赦免了我所有的罪,使我能够站在祢的面前,领受祢的福份,我也是蒙了祢恩典的人,我得着了祢的公义,祢的怜悯,还有祢的慈爱。
我愿意带着祢的这份力量,去对待别人,请祢帮助我,我没有这个力量,但祢赐给我力量,我就可以去帮助别人。
主啊!祢让我常常思想祢在十字架上为我所做的一切,祢是如何饶恕我的,我就有力量去饶恕别人了,我愿意把祢的怜恤藏在心里,借着祢的话语更新我,让我在世界上活出祢的样式来,不单能够造就我自己,也造就我身边所有的人。
感谢赞美祢!一切荣耀都归给祢。奉主耶稣的名祷告。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