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 如何理解行義的才是義人 2#
190 - 如何理解行義的才是義人(2)
(JP 文字組 — 如鷹的生命整理)

分享的題目叫:“如何理解行義的才是義人” 第二講
一起先做禱告:
天父,我們特別感謝讚美祢!是祢的愛,將我們聚集在祢的面前,是祢的恩典帶領著我們每一天過新的生活。把這個時間交托在聖靈的手中,親自幫助每一個人,讓我們在這裡得著恩惠,帶著力量去生活,得著祢的愛,用這樣的愛,去愛我們身邊的人,主啊,幫助我,更新我,藉著祢的話語,使我重新得力,哈利路亞!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約翰一書 3 章 13-24 節
弟兄們!世人若恨你們,不要以為希奇。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沒有愛心的,仍住在死中。
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殺人的;你們曉得凡殺人的,沒有永生存在他裡面。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憫的心,愛 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
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從此就知道我們是屬真理的,並且我們的心在神面前可以安穩。我們的心若責備我們, 神比我們的心大,一切事沒有不知道的。
親愛的弟兄啊!我們的心若不責備我們,就可以向 神坦然無懼了;並且我們一切所求的,就從他得著;因為我們遵守他的命令,行他所喜悅的事。神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他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且照他所賜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
遵守 神命令的,就住在 神裡面; 神也住在他裡面。我們所以知道 神住在我們裡面,是因他所賜給我們的聖靈。
上一次我們講到一對兄弟:該隱和亞伯。他們兩個本來是應該彼此相愛的,他們是親兄弟。但是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該隱將他的兄弟亞伯給殺死了。
亞伯因為正確地獻祭,所以被神悅納了,結果這個事情讓該隱非常恨他,我們是不是覺得很稀奇?作為基督徒來講,我們覺得基督徒應該是彼此相愛的一群人,可是中間卻出現了一些人,他們互相憎恨,讓我們覺得很稀奇,但是原文表達的卻是一個常見的習慣狀態。
剛才我們讀的 13 節:弟兄們!世人若恨你們,不要以為希奇。
我們覺得這可能是比較少見的事情,其實在原文表達的是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事情,原因是神的兒女被人恨惡是一個事實。有些人沒有遇到過,可能覺得稀奇了,但是實際上非常正常,因為很多人並不了解到底信耶穌是為了什麼,就像該隱一樣,他不知道為什麼神就喜歡了他的兄弟亞伯,神卻不喜歡他,他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問題,卻把所有的責任歸咎到亞伯和神身上。
14 節說: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
14 節裡面所指的是已經重生得救的人。在約翰一書裡邊,有一個希臘文常用的一個位格叫 “呼格”。如 “弟兄們!”,這是對信徒們講的。後面說 “我們因為愛弟兄”,都是已經重生得救的人。那么我們今天已經重生得救的人,必須要明白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已經出死入生了。從罪裡面、從死亡裡面已經進入到了生命當中了,這就是我們的身份。
不管世人怎麼樣,我們要知道我們已經是出死入生的人了,當一個人知道自己已經出死入生了,他就會持續不斷地活出這樣出死入生的生命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生命呢?就是一個不斷去愛別人的生命。“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 一個真正明白自己,已經得救的基督徒,就會行出義的生活,而這個表現出來就是首先愛弟兄。你想想看,如果在教會當中連弟兄都愛不了,到外邊更不用提了,因為在這裡我們常常是用神的話語教導,如果在這裡,你都沒有辦法愛弟兄的話,出了門就絕對不會愛世人。
當一個人知道自己已經出死入生了,那麼他就會表現出來一種義人的生活方式,那就是首先他會愛弟兄,“沒有愛心的,仍住在死中。”
弟兄姊妹,我們今天這份愛人的愛從哪裡來的?是從神而來的。我們用耶穌的愛去愛弟兄,要不然我們根本愛不了的。世界上的人雖然說去愛別人,是有條件的,最基本的條件是我愛你,你不能反對。我說要幫你,你得說 “謝謝”,如果你好心幫了他,他卻罵了你一頓,你馬上就受不了了,這是世人有條件的愛,其實人在期待著回報。
但是神的愛是無條件的,不求回報的愛。如果當一個人,他知道了今天自己是出死入生了。我們過去都在死亡當中,都在罪惡當中,我們怎樣出來的?被耶穌基督救出來的,耶穌用祂的寶血將我們的罪洗淨了,把祂的生命賜給我們,我們今天是用這份愛去愛別人的。
如果他不明白耶穌的這份愛,他仍然是死的,是不是說他就是不得救的呢?“沒有愛心的人,仍住在死中”,我們剛才說了這裡指的是弟兄。確實有一些基督徒,他沒有辦法活出愛的生命來,這樣的人也是得救的。
其實人一直有一個選擇,要麼活在神的愛裡面,要麼你活在恨裡;要麼活在神的義裡,要麼活在自義裡,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所有的人都有一個選擇,不信主的人來講,他就活在自義當中。星期五講腓利比書裡面提到,保羅確實知道自己是在基督裡面,他跟基督是合二為一的,他知道我只有在基督裡面才能跟基督合而為一,而世人不知道他在基督裡面,他就沒有辦法跟基督合二為一。
對我們也是一樣的,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已經出死入生了,他就沒有辦法去愛弟兄,因為世人的愛一定是有條件的。就算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沒有條件的話,那是偉大的母親,但是世界上其實偉大的母親並不多。作為一個母親來講,她辛辛苦苦地把孩子撫養成人之後,她期待至少你聽我的話,別反對我,等我老了之後,我有事叫你,一聲令下,你趕緊過來。
如果這孩子到了長大以後,開始背逆他的父母,父母就覺得心寒了,其實這已經表現出來是有條件的。當我們選擇,我不在神的愛裡,我不用神的愛愛人的時候,你一定是活在死亡當中,就是活在恨裡。該隱知不知道有神?知道,但是他卻沒有活出屬神的生命來。
弟兄姊妹,對我們來講,你知道有神,你知道耶穌,但並不代表你能活出耶穌的生命來。約翰在這裡說,那些不明白自己已經出死入生的人,就沒有辦法去愛人,就一定活在恨裡,在恨中的人是沒有愛心的,他就住在死中,“住在死中” 的意思是什麼?是指他屬靈裡邊是住在黑暗當中的。14 節是根據該隱和亞伯的故事說,緊接著說 “沒有愛心的,仍舊住在恨當中。”
15 節說: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殺人的...
按照神的律法來講,我們今生有沒有恨過人?恨人就是殺人,很多人用這節聖經說:“你有沒有恨過人呢?恨過!恨人就是殺人呀!上帝要審判你,你就不得救了。
用這種方式,好像我們的救恩就變得那麼脆弱。一開始這裡面告訴我們了,我們是弟兄們,弟兄們會不會恨人?也會恨人,千萬不要太屬靈了,今天我們信耶穌了,裡邊可能也會被恨所代替,那就是說沒有被神的愛充滿才會被恨代替。
該隱恨亞伯,所以才殺他。我們從來不會出現一個問題說:我從來就沒有恨過這個人,突然有一天把他殺了。該隱是不是這種方式把他兄弟亞伯殺了的?很明顯他心裡是恨他兄弟的,這裡面告訴我們說,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殺人的。這裡面 “殺人的” 指的是魔鬼,指該隱此時此刻在黑暗裡面,並且被魔鬼利用,造成了死亡。所以後面說,凡殺人的,沒有永生存在他裡面。
“凡沒有” 這是希伯來語的一個用法,表達的是 “沒有一個”,但不是說這個人不得救,只是他心甘樂意地願意讓魔鬼在他心裡作工。基督徒也是有可能的。彼得很多次就被魔鬼利用了,耶穌怎麼說的 “撒旦,退我後邊去吧!”,你說那一刻彼得就變成撒旦了?不是的,只是那一時刻當中,當一個人他願意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時候,按照自義的方式去服侍神的時候,他就很容易被魔鬼利用了,而該隱正是這樣的一種情況。
“凡恨他弟兄的,沒有永生存在他心裡面。”
弟兄姊妹,你們記得什麼是永生嗎?永生不是指進天國。“沒有永生存在他裡面”,我們今天一直在強調這是對信的人講的,就跟進天國是沒有關係的。為什麼這個敏感的話題,我一直問大家呢?是要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情況:永生不是指天國。如果聖經當中耶穌說 “你們信就必進天國”,祂就用天國這個詞了,但是耶穌說 “信的人有永生”,永生不是天國,永生究竟指的是什麼呢?永生是指神所賜下來的豐盛的生命 **。**
約翰福音第 10 章裡面: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這個 “更豐盛”,你可以理解為永生。它不是指永遠的生命,永垂不朽的生命,那是指進天國的生命。但是後面神說,不僅讓我們得著進天國生命,更要讓你們得著更豐盛的生命。進天國的生命,是在你信的那一刻就得著了。
為什麼你活在世上還要依靠耶穌呢?如果僅僅是為了進天國的話,你只要信耶穌,你就已經是天國的人了,可為什麼在生活當中還願意依靠耶穌生活,還要活出彼此相愛的生命呢?原因很簡單,神不僅僅要讓你得著進天國的身份(生命),還要讓你得著祂豐盛的生命,神不希望你像以色列百姓一樣,在曠野裡打轉,最後死去,雖然也是得救的,神要讓你進入到迦南地,那個豐盛的生命當中。
一個基督徒裡面被恨充滿的話,天天想的全是恨、嫉妒,不平、委屈,就沒有永生住在他的心裡面,就是說他此時此刻的心裡沒有神豐盛的生命。當一個人整天恨得牙癢,睡不著覺,失眠產生了,神不願意他這樣的,神願意我們的生命每天是被喜樂充滿,被愛充滿,然後晚上倒頭就能睡的那一種。
但是他選擇不饒恕,恨人,這種情況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但是你說要恨他時候我就不是基督徒了;等我愛人的時候我才是基督徒,哪兒有這樣的基督徒呢?不管你是愛或者恨這個人,只要你相信耶穌了,你就是得救的人。但是當你選擇恨的時候,是沒有豐盛的生命在你裡面存留的,所以我們願意弟兄姊妹能活出永生的生命來。這個人為什麼要選擇去恨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不明白神的愛到底是什麼。
16 節告訴我們說: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
很多的教會教導說:你們要彼此相愛,要為弟兄捨命。卻不告訴他力量從哪裡來?如果今天我們只喊這個口號,我們能愛起來嗎?沒有力量愛不了的。聖經上約翰告訴我們說,“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 這個是愛的定義。
我們很多時候把 " 愛” 當成一個名詞。其實在神看來 “愛” 是動詞。知道什麼是名詞和動詞嗎?我是一個人,這是名詞。我正在講道,這是動詞。如果你說我愛你,後面一定會跟著行動,你看聖經上說 “主為我們捨命”,這是不動的還是動的?耶穌基督從天上來到世界上,然後在世界上醫治了很多人,幫助了很多人,為我們所有的人流血犧牲這一系列的動作,證明了什麼事情?神愛我們,我們不要從別的角度去解釋十字架是怎麼一回事,完全是因為神愛我們的緣故。
很多人說:上帝為什麼造這個世界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愛你,所以給你造了這個世界。為什麼造了這麼多東西呢?因為神太愛你了,不只是把一個房子給你,甚至把整個世界都給你了,讓你住在裡面,完全是因為神愛你的緣故。當我們今天知道了主耶穌為我們捨命,我們明白了神的愛,你才能為弟兄捨命!
很多教會不把前面的重點講出來,只是說你要為弟兄捨命,你要彼此相愛。他根本就愛不出來,沒有那個力量。我們想想看,今天能有幾個人願意為弟兄捨命呢?因為他沒有這個力量。
所以經上說,為仁人死,可能有敢作的,這個人是個偉大的人,我願意為他去死,這可能還有些人做。但如果為罪人死,有誰願意去做呢?為那可惡的人代替他去死,估計沒有幾個人能做的,但耶穌卻這麼做了。
耶穌愛我們的時候,我們都是罪人,耶穌愛我們的時候,我們還不要祂的愛,還拒絕祂的愛,說我們寧可活在恨裡邊。但是耶穌來了,就是為了把祂豐盛的生命賜給我們。當我們明白了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做的這一切的時候,我們透過那一位為我們捨命的主耶穌,我們明白了一件事,原來祂是這樣愛我們的。
這是一個歷史事件,但是也是真實的,指的就是耶穌在十字架為我們的罪死了、三天後復活的事情。主耶穌為我們捨命,是主耶穌甘心樂意地放棄了自己的生命。我們再想一個問題,耶穌為什麼必須要死,以此來愛我們呢?很多人說,他們講恩典的不再講神的公義了,其實根本不對。
耶穌基督為我們死,恰恰滿足了神的公義,耶穌來不是踐踏了律法,正好是成全了神的公義,成全了神的律法。因為在神的律法裡面,罪的工價就是死,必須死,沒有商量的餘地。所以耶穌才為我的罪而死,當我們相信耶穌為我們的罪死了的時候,使我們的罪價被還清了,我們真的不配得這樣的愛,但神說了,我就是願意把愛給你,我對你的愛是無條件的、不需要你回報的,這叫神的愛。
如果你明白了這份愛,你越明白了耶穌多麼地愛你,你才有力量去愛那個不可愛的人。後面說,“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 是你在明白了耶穌多麼愛你的情況之下,才能行出這份愛。換句話來講,怎樣才能行出義人的那個 “義行” 呢?
你必須明白你的義是怎麼來的,你才能活出義人的生活來。為弟兄捨命,是我們每一個信徒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但是我們怎麼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以耶穌為我們的榜樣,你才能做到為弟兄捨命。這裡用的是一個持續性的愛的動作,不是說你一輩子做一次就夠了,不是的,是你持續性地、不斷地去愛。
當然啦,不是說我們像耶穌那樣,我們為你的罪捨命,這是完全不正確的,我們沒有這個能力。但是除此之外,我們去幫助別人、去包容別人、去愛別人,這個是我們可以做到的,它指的是什麼呢?指的是 17 節後面的部分,一起來看一下,聖經上下文是非常嚴謹的,我們不能隨便去解釋。
17 節: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憫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
你看這個 “我們也當愛弟兄,為弟兄捨命。” 後面就告訴我們說,你怎樣去愛弟兄呢?怎樣才算愛神呢?用很簡單的,我們都能做到的方式,神不是讓我們去為弟兄捨命、去贖罪,這不是神讓我們做的事,這是耶穌做的事。
但是神說,如果你身上有錢財,看到弟兄窮乏了,卻塞住憐憫的心,在原文當中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詞是,“關上門了”,看到弟兄窮乏了、餓了,自己關上門了,這就是塞住了憐憫的心,這樣的話,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你裡面呢?
所以 18 節就告訴我們說: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
這是在生活中彰顯神的愛。看到弟兄窮乏了,自己關上門,這樣的人就算他愛神也沒人相信。因為他不是真的,是假的。彼此相愛實際是義人所行出來的義。但是人怎樣才有愛的力量呢?就是你明白了耶穌有多麼愛你,你明白了神有多麼愛你。
弟兄姊妹,我們再回顧一下,怎樣理解行義的才是義人呢?神為什麼能夠把祂全部的愛都倒在你的身上,你能領受的到呢?正確的相信。
不要離開了該隱和亞伯的故事。亞伯是怎麼樣被神接納的?為什麼神悅納亞伯?因為他正確地相信,所以產生了一個正確的行動。如果你都信錯了,就像該隱信錯了,他覺得沒事啊,獻土豆也可以呀。因為他信錯了,所以他行出來的,神說那不是義。
所以今天我們正確相信是非常重要的。亞伯所獻的,是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犧牲的一個預表。今天我們要知道,我們怎樣才能被神悅納呢?很簡單,你相信耶穌在十字架上為你的罪流血犧牲,所以神願意把祂的愛白白地賜給你,把祂的恩典白白地賜給你,把祂的富足白白地賜給你,這些都是神白白賜給你的。
很多人不明白這個真理,他以為說,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我的財物,我的身份,我的健康,都是我努力地保持出來的。我有錢,是因為我用聰明智慧經商賺來的,其實不對。世上的人聰明的很多,能賺錢的人很多,不見得能留住。世界上不缺聰明的人,能掙錢的人也很多,有些人確實很會算計,用各種方法逃避法律,總能撈到一大筆錢,可是有一天,東窗事發了,所有的一切都歸別人了,這有什麼意義呢!
但是神要賜給你的就是:我給你了,沒有人可以奪去,包括健康也在裡面。我們可以努力地去養生,去健身,這個是好的。但聖經上說,操練身體有益處,唯有敬虔,是讓你凡事都有益處的。你有一顆敬虔的心,那不是對人敬虔,而是對神敬虔了,你自然活出來不一樣的人生。
今天女士們都希望自己青春永駐,容顏一直都是這個樣子,什麼方法?有人說多吃點兒保健品,多美美容,其實那不是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方法很簡單:讓你一直擁有喜樂的心。你知道神這樣深愛你的時候,才能擁有一個青春永駐的生活,不然的話,就算你天天吃著保健品,每天晚上都憂愁地睡不著覺,你覺得那是健康嗎?所以對我們來講,我們明白神多愛我們,你才能夠去愛別人。你明白神多麼願意賜福給你,你才願意去賜福別人。
所以說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義人所行出來的義,絕對不是只在言語和舌頭上。但是有一點,我們要先從這兒開始,如果你連舌頭上都改變不了,更不用說別的地方了。如果你確實想饒恕這個人,但是心裡邊就是饒恕不了他,能不能先從舌頭上開始?這裡說 “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說明言語和舌頭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有行動。
我給你們舉一個例子,再過兩個月就到年輕人喜歡的情人節了,一個青年人對漂亮的女友說,我可愛你了。一天說好幾遍都不覺得煩,這是個好事。但是如果到了情人節那天,說我好愛你呀!女的說 “騙子”。你的行動在哪裡呀?哪怕你早点去訂打折的玫瑰花也行啊,平時說說也就罷了,在這一天難道你也不知道表示一下嗎?假如這個女的早晨剛剛起床,有人敲門,打開門一看,男的抱了 99 朵玫瑰花,你覺得這個女的還用再說別的嗎?是不是這個行動已經證實了他是愛她的?
其實主耶穌比這個浪漫多了,你知道主耶穌是多麼愛你嗎?耶穌對我們的愛,絕不是只在言語上,雖然祂說,祂愛我們,祂以永遠的愛愛我們,我愛你們,就愛你們到底。這些話耶穌也說過,但是你知道祂怎樣做的嗎?
在舊約有一卷書叫雅歌讀過嗎?裡面有兩個人,一個是書拉密女,一個是所羅門,或說主人也好。良人有一個動作,非常奇特,良人在外面敲門,書拉密女在床上躺著說,我已經用香熏了我的榻,我的腳早已經洗過了,我不能再下去污染了我的腳,其實她是不屑於領受耶穌的那份愛。
結果她就在床上躺著,門外那個人怎麼說的?露水打濕了我的頭,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他已經整整站了一個晚上了,這就是耶穌對我們的愛。很多時候我們不明白耶穌原來是這樣的愛我們,你根本就不能去愛別人。如果那女的說,你怎麼這麼早就打擾我呀?男的說我已經在外面站了一個晚上了!如果你明白了,是不是你就不在乎說你打擾到我了?除非有一天你明白了耶穌基督多麼愛你,你才能夠去愛別人,這個愛不僅僅是在言語和舌頭上,也會從行動上也彰顯出來。
後面說,19 節說:從此就知道我們是屬真理的...
當你有一天活出來的愛的生命的時候,你應該蠻有把握的相信,你是屬於耶穌基督的。原來我們可能做不到去愛這個人,一想到這個人都是對自己全是傷害,當你可以在言語和舌頭上誇獎他了,這就證明你已經在耶穌基督的真理上認識了耶穌的愛。
當然了,我們說的言語和舌頭上,也是要發自內心的。不是說 “我愛你,我愛你,心裡恨不得踹你兩腳!”,不能這樣,是真的發自內心的,你發現說,我竟然可以說 “我愛他” 了。我們中國人,在這一點上,真的要和西方人學習一下。西方人見了面蹭蹭臉,我們可以不蹭蹭臉,但能不能誇一誇?中國的很多夫妻,特別是過了 5 年、10 年以後,這個詞就不說了。
一個男的,對一個女的說的最多的 “我愛你”,是在結婚戀愛期那段,那時候發個短信 “我愛你,我想你了”。你們想一想,結婚多年的,你們啥時候還發過這樣的信息?問的最多的 “孩子睡了沒”?全是生活當中的,但是你忽略了一個生活當中最重要的部分,從心裡面去愛這個人,然後表示出來的不是僅僅在言語和舌頭上,而且還有行動的。
馬上到過節的時候了,男士或姊妹們,你們有心的話,可以為你們的另一半準備一份禮物。特別是到了過節的時候,有一次我就給我媳婦準備了一份禮物,那天她說:“你怎麼買這麼貴的東西呀?”,說了一大堆。我說,你想想今天是什麼日子?她馬上說了聲 “謝謝”,最含蓄的表達就是這個了。
如果你丈夫突然送給你一份禮物的話,你說:老公,我好愛你呀!老公心裡會怎麼想嗎?總比一句 “謝謝” 要心裡更甜!一句 “謝謝”,會有一點點失落,你知道嗎?但是你看在國外的夫妻們,一個小小的禮物,她說,老公你好棒啊,我好愛你呀!
所以舌頭和言語很重要,行動更重要。阿們!耶穌不是說說就行了,耶穌真的是有行動的,所以你越去讀聖經,你越明白耶穌是這樣愛你的時候,你裡面就產生了一種力量,能夠去愛別人了,哈利路亞!
我們的行為,會因著耶穌基督的愛,而發生改變。感謝讚美主!所以當我們去愛別人的時候,先從實際的方面去幫助他,關心他的時候,你自己都很吃驚,我是怎樣做到這樣的事情的,這個好像不是我呀,你心裡應該有一個確據:你被耶穌已經更新了。
20 節:我們的心若責備我們,神比我們的心大,一切事沒有不知道的。
這個 “** 心”** 指的是什麼?在希臘語當中,它是屬於一個現在時的假設語氣,知道什麼是假設嗎?假如,怎麼……,如果出現這個問題的話,你該怎麼樣解決?約翰一書裡面用了很多這樣的詞叫 “我們…… 若……” 是假設的語氣,當你持續性地愛別人的時候,你的良心卻受到了責備、定罪、控告,這時候怎麼辦?
比如說今天,我們大家一起幫助某某姊妹,結果別人就說:你肯定對人家有所企圖,你是不是看上人家什麼東西了?這樣,我們心裡馬上就被定罪了,就算你不是這樣的。別人如果說的多了,你肯定接受來自別人的定罪,於是我們的心開始責備我們了。
時間久了,你會想我是不是圖人家啥呀,你自己都開始懷疑了。當我們的心開始責備我們的時候,這裡面告訴我們說,神比我們的心大,一切事沒有不知道的。不是說讓我們行惡。
很多人錯誤的理解這句話,說:我們的心若責備我們,我神的心比我們大。意思是:今天你責備我,我也不會接受的,因為神比我的心還大呢!我犯罪也不要緊的。這是完全錯解聖經,他這裡指的是:當你去愛這個人,但這個人不理解,定罪於你的時候,比如給別人去傳福音了,別人說,信耶穌的沒有一個好東西,你肯定是想圖我什麼了!是被定罪了,雖然你真的愛這個人,不代表這個人一定會明白你的愛。這種情況怎麼辦呢?你要想起來 “神比你的心更大”,就是神比你的良心要更大,你今天所做的這些事情,就算人都不理解,神是知道的,阿們!因為一切事沒有神不知道的。
如果說確實是為了神在做彼此相愛的事,別人傷害到你了,你要想起來神是知道這個事情的,你就不被良心常常定罪和責備了。對我們來講,今天愛我們的身邊的人,不管是丈夫,是孩子,是婆婆,或者是家裡亂七八糟的,那些對不起我們的人,你持續地去愛他們,就算他們開始懷疑你、定罪你、指責你的時候,要記得一件事情:我們的神知道我們的心。如果你是為主在做,有一天你會看到你作工的果效的。
聖經說你把糧食撒在水面上,時期到了,你就一定會有得著的。今天我們愛別人,這個人一點都不理解,直到這個人死掉,他還不理解,有一天你在神面前要得著全部的賞賜,因為他一點都沒有給你,神要把他缺乏你的那部分,全部補償給你的,這就是用神的愛,去愛弟兄的一個真正的意思。
21 節說:親愛的弟兄啊,我們的心若不責備我們,就可以向神坦然無懼了。
這也是一個主動式假設語氣,如果你的心不再接受定罪了,但不是自稱無罪,不要說我是無罪的、是一點兒都不犯罪的人,不要這樣說。我們的心不再接受定罪,指的是你與神有親密無間的交通,你住在神的光裡面,就可以坦然無懼了。
你去愛一個人的時候,不管這個人今天怎樣對待你,你心裡知道神與你在一起,你就可以坦然無懼了。你不用懼怕這個人,有很多人被拒絕之後就產生了定罪,定罪之後產生了懼怕,由定罪而產生的。
比如說,我們總是想方設法地去愛某一個人,他卻說,我看你們肯定是有啥目的!假如是這個樣子,我們下回真想去幫助他的時候,心裡想了:還是等等吧!什麼原因產生這樣一個想法呢?是因為懼怕,因為你害怕這一次幫他,馬上他又用負面的想法去猜測你。我們最怕見到這樣的人,世人的處理方法是,遇到這樣的人我不幫他,我離他遠點兒,免得他再懷疑。
其實就是這個意思:如果我們的心不再責備我們,就可以向神坦然無懼,是代表今天你是義人,你已經行出了義人的生活,在神的面前你是坦然無懼的。你知道在神面前坦然無懼,會給你帶來什麼結果嗎?
22 節裡面的內容,是我們所有的基督徒都夢寐以求的事情。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讀一下:並且我們一切所求的就從他得著……
基督徒非常願意聽到這句話,不管你求什麼,只要是一切所求的,都從他可以得著,這是不是從神賜給我們的?有的人總是把聖經上這樣的句子拿出一個:聖經上說了,我們一切所求的,都可以從神那裡得著。
為什麼能夠得著呢?後面說了,因為 “我們遵守他的命令,行他所喜悅的事。” 是不是我們基督徒一切所求的,都從神那裡得著呢?假如我們停在這裡,很多人又會回到律法之下,說:你看到沒有,神把你一切所求的,都賜給你,是因為遵守了祂的誡命,你行出來了祂喜悅的事。這又回到律法之下了。我們想想看,我們得著神的祝福,是這個樣子嗎?神應允你的禱告,是因為你遵守了神的命令,遵守了祂的誡命嗎?不是,是因為你相信神愛你,所以神賜給你。
那麼這段經文又如何理解呢?很多人看到這經文就說:“看到了沒有,所以我們不能把摩西律法扔一邊兒去了,這裡說遵守祂的誡命,就是指十誡。”,神的命令指的是十誡嗎?我們再往下看,上下文非常重要。神的命令到底是什麼呢!
23 節:神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祂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且照祂所賜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
現在明白了沒有?神的命令指的是什麼?就是叫我們信祂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不要把神的命令解釋到十誡那裡去。聖經上明明告訴我們了,神的命令就是... 你就不要再解釋成別的了,神的命令就是:信他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且照祂賜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
你記得,彼此相愛是果子。怎麼產生這個果子的?信祂兒子耶穌基督的名。現在你們彼此說一下:神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祂兒子耶穌基督的名。阿門!很多時候我們就繞進去了,說:是,確實是,耶穌基督的命令是叫我們彼此相愛,但彼此相愛的力量是從哪裡來呢?信祂兒子耶穌基督的名。阿們!因為如果你不信耶穌的話,你不知道什麼是愛,你看到耶穌祂怎樣愛你,你才能做到彼此相愛。哈利路亞!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內容。
約翰福音 13:34 節:耶穌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新命令” 說明了什麼事情?是不是有舊的?要不然就不說新的了。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那麼舊命令是什麼?舊命令是十條誡命。新命令就是叫你們信神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並且明白之後,讓你們彼此相愛。舊命令是十誡,十誡最後也是讓人彼此相愛;耶穌告訴我們一個新的命令,就是信耶穌基督的名,然後讓你彼此相愛,舊命令是什麼呢?信十誡,讓你們彼此相愛,也是這樣的。
馬太福音 22:34-40
法利賽人聽見耶穌堵住了撒都該人的口,他們就聚集。內中有一個人是律法師,要試探耶穌,就問說:“夫子,律法上的誡命,哪一條是最大的呢?” 耶穌對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換句話來講,如果把十條誡命做一個總結,前四條是讓你努力地去愛神,後面的六條是讓你努力地去愛人,愛人達到什麼程度呢?愛鄰居如同自己。耶穌的新命令最後結出來的也是讓我們彼此相愛。只是你發現在十誡之下,你發現你做不到 “盡心、盡性、盡意愛神”,你也做不到 “愛鄰居如己”,你根本做不到,因為你沒有力量。
提醒一下,耶穌基督給了我們新誡命,其實也是出自舊誡命。阿們!耶穌只是給了我們一個更高的命令。過去你們信的是十誡,讓你們彼此相愛;現在讓你們信神的兒子耶穌基督,你就可以彼此相愛了。所以當時耶穌回答說,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就是盡心、盡性、盡意去愛神,也要愛人如己。
今天有很多人仍然在講著十條誡命,讓弟兄姊妹去彼此相愛,他發現根本做不到。那些人會說:“我會盡力地去愛神,我會盡力地去愛人。”,我們先說第一條,在十誡的命令之下,誰敢說我已經盡力去愛神了?沒有吧。如果你做不到,就違背了誡命,如果你達不到律法的標準、十誡的標準,你就犯罪了。犯罪的結果是:臨到咒詛,還要死。
這個時候,你跟神說:“我已經盡力了”,神說:“哦,你已經盡力了呀!雖然你仍然在恨人,仍然在說謊,但是你已經盡力了呀!我可以忽略你的罪。”。是這樣嗎?你發現根本不可能。你說:“主啊,我已經盡力去愛你了,可是我發現我愛不了;我已經盡力去愛這個人了,可是我愛不了。” 神說:“好吧,那就放過你吧!”,不對!
如果你達不到神的標準,咒詛就臨到,死亡就臨到。這是那個舊命令所要求出來的。不管怎樣,你必須這樣去愛人,所以最後人沒有辦法呀,就努力去愛呗。到最後的時候,這些人心裡和外表完全是兩張皮。所以耶穌說:你們用嘴唇親近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心裡做不到,還要在人面前裝的人模狗樣的,還得裝出來像那麼個樣子,其實是不對的。
在那個舊命令下,神要求你必須彼此相愛。如果你向神禱告,你在拿著禮物向神獻祭去禱告的路上,你想起來,還有一個對頭沒有饒恕,你回去跟他和好了,你再過來獻禮物吧,要不然我不悅納的。多數的人就會說:耶穌給我的命令,是讓我們彼此相愛。但是你們知道愛是一個動詞嗎?換句話來講,彼此相愛,是人能夠看得到的一個結果,但是這彼此相愛的力量是從哪裡來的呢?
所以,在約翰一書第 3 章裡面告訴我們神的命令是什麼呢?神的命令就是信他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且照他所賜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
當你相信了耶穌基督,也就是神兒子的名的時候,你就可以做到彼此相愛了,因為彼此相愛是一個果子。所以這裡邊提到了兩條命令,這段經文當中一共四次提到命令,我們知道在舊約律法十誡當中,耶穌把十誡做了一個總結:盡心、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其次,也相仿就是,愛人如己。
到新約的時候,耶穌說,我賜給你一條新命令,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對我們來講呢,這太重要了,在十條誡命之下,其實最終神希望人能活出愛鄰舍如同自己、愛人如己的這樣一個生活。到了新約的時候,耶穌也希望我們能活出這樣彼此相愛的生活,從這個角度來講,律法和新約的恩典一點兒都不衝突!即便你是在十誡之下,神也希望你能活出愛人如己的生活,因為你愛神,怎麼樣能表現出來呢?就是在愛人的這件事情上。哈利路亞!
如果一個人說我非常愛神,如果一個弟兄站在你面前的時候,你不能愛弟兄,你就不能愛那看不見的神!對我們來講,十誡的最終命令是讓你相信,神是愛你的,然後你去愛人,只是在十條誡命之下,你必須靠你自己的力量去愛人,人們發現我自己做不到。特別是當他看到人的缺點的時候,或者我自己付出了沒有回報的時候,人就沒有辦法再去愛鄰舍如同自己、愛人如己了。
所以到新約的時候,耶穌告訴我們,我怎樣愛你…… 你們相信嗎?所以這裡面說了,神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他兒子耶穌基督的名,當你相信了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你就能夠做到彼此相愛了。因為只有你知道耶穌怎樣愛你,你才能夠去愛別人,哈利路亞!神首先的命令,就是讓你相信祂兒子耶穌基督的名,然後你才能夠做到去彼此相愛!
約翰一書 4:19 就告訴我說: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事實上我們會去愛耶穌,我們會去愛神,或者說可以彼此相愛,是因為首先你相信了神祂是愛你的,在這一點上,恰恰與摩西的誡命是相反的,一個是靠自己努力的去愛,盡你最大的能力去愛,就像愛你自己一樣去愛別人;而另外一個是你明白了基督的愛,用耶穌的愛去愛別人。當我們相信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做的這一切,是因為愛我們,然後我們才能擁有那彼此相愛的力量!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義人所活出來的好行為。
換句話講,為什麼該隱能夠殺了亞伯呢?因為他根本就不明白神的愛,神不是偏心,只是因為亞伯獻了正確的祭,神悅納了他以及他的祭物。當我們明白這些的時候,你就知道,神對該隱不是因為犯錯了,神直接擊殺他,而是告訴他說:你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讓我來接納你。
今天早晨的時候,有一個姊妹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說:一次亞伯拉罕去見亞比米勒王,亞比米勒看上他的老婆,但是他說謊在先,他非得說 “這是我妹子”,那個女人也說 “他是我哥哥”,亞比米勒就把撒拉給娶回去了,準備娶她為妾,這時候神阻擋了亞比米勒王,說,你是個死人哪!你知道嗎,她原是別人的妻子?你要敢動她,你要知道你和你的臣僕都必須要死!
很多人說神為什麼這麼偏心?亞比米勒做錯了什麼呢?在這個事情上,我們又怎樣理解神的這份愛呢?難道神是偏心的緣故嗎?你要知道神之所以能夠愛你,之所以能夠保護你,之所以能夠供應你,並不是因為你行為夠好了,而是因為你明白了祂的愛。
也許亞伯拉罕的行為確實不太好,他確實是說謊了,但因為他相信神,神給他有一個保護在裡面。神阻止了這件事情的發生,祂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受這樣屈辱。所以神說:亞比米勒,你做了什麼事情呢?把這個人的妻子送回去吧,讓他給你禱告,他是先知。
我想在那個過程當中,亞伯拉罕一定在禱告說:主啊,我知道我做錯了,但是這些事情我已經沒有辦法挽回了,你幫助我。這就是神所愛的人,只要我們願意呼求,神就願意來幫助我們,僅僅是因為我們相信祂。如果你明白神是愛你的,你絕對不會像該隱那樣去恨人,甚至說去殺人。當我們明白了神的愛之後,你會向神去禱告,無論你求的是什麼。
22 節就告訴我們說:並且我們一切所求的,就從祂得著。
我們一切所求的,如果今天你真的願意,用你的財物去幫助人,神會大大地賜給你財物;如果你說:“主啊,我願意去愛這個人”,神首先要把祂的愛賜給你;如果你說,我需要這樣的恩賜去服侍人,祂首先要把恩賜給你,讓你有力量去服侍人。因為我們明白了神的命令,就是讓我們去相信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你知道在耶穌基督裡邊,我們已經擁有了所有的一切,物質、恩賜、尊榮,這一切神都在基督裡面願意來賜給我們,但如果人不明白神的愛,神賜給他了,反而就會害了他,因為他會自我膨脹,最終就會放縱自己。
在舊約有一個掃羅王,其實神很恩待他,一開始說我是便雅悯支派中,非常小的一個人物,我算什麼呀,你竟然讓我去當以色列的國君?我怕做不了。但是神看的並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使用這個人,讓這個人來用神的能力來管理以色列國。
到後來的時候,掃羅王就變得越來越驕傲了,每打一次勝仗,就會在那地方立一個石碑,說他戰勝了某一個敵人,漸漸的他的驕傲越來越多,放縱了自己、自我膨脹了。這種恩賜好不好呢?恩賜是好的,力量是好的,但如果你用來去愛人,去幫助人,去榮耀神的話,神願意把更多的賜給你,阿們!無論你的求的是什麼,如果是為了幫助人,去造就人的話,你都會從神那裡得著的。
所以 24 節,就很容易理解了,意思就是讓神成為你的家,你也成為神的家,你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你裡面,藉著住在我們裡面的聖靈,我們知道神住在我們裡面,當我們看到基督徒,有這樣義的行為的時候,或者說有了好行為的時候,這個好行為是因為他相信了神的命令,行義的力量、愛人的力量都是從神而來的,而這些都是果子,是從神的愛裡邊,所產生的果子。當我們正確的相信耶穌的愛,相信天父對我們的愛的時候,就能行出這樣的義來,而且還能歸榮耀給神。哈利路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