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 天國的比喻 6 芥菜種#
175 - 天國的比喻 6 芥菜種的比喻
(JP 文字組 - 任偉整理)

我們今天繼續分享天國的比喻第六講 —— 芥菜種的比喻。
馬太福音第十三章 31-32 節:
他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這原是百種裡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
我們一起先來做一個禱告:
天父,我們特別感謝讚美你,謝謝你預備這個時間讓我們一起能夠敬拜你,幫助今天來尋求你的每一個弟兄姊妹,讓我們在這裡都能夠有所得著,讓每一個人在尋求你的時候,都能夠找到答案,你是我們生活當中一切問題的答案,請幫助我們今天在這裡能夠更深的認識你,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我們今天分享的是天國的比喻第六講:芥菜種的比喻。耶穌用了很多的比喻說明關於天國的事情,今天用芥菜種來做比喻。
在以色列地區,芥菜種是非常小的種子,我們中國的芥菜種也是非常小的種子。經文沒有說 “天國好像是一堆芥菜種”,這裡說 “天國好像是一粒芥菜種”,一粒芥菜種在這個世界上根本不起眼,掉在地上,也許找不著。
在眾多的種子當中,為什麼主耶穌要選擇芥菜種來做比喻呢?為什麼不選擇大點兒的種子呢?因為芥菜種是百種當中最小的一種。巴勒斯坦地區的芥菜種有一個特色,在巴勒斯坦所有農作物當中,它的體積是最小的。
當時的人一聽到芥菜種就明白主耶穌要表達意思,試想一下:如果主耶穌用其他更小的種子來做比喻,可能以色列人會不知道,但是芥菜種是非常常見的種子,只要是種莊稼的人都知道,耶穌用大家都知道的、都認識的種子說明天國的故事,告訴我們天國是什麼;主耶穌刻意選擇了最小的種子作為比喻的主題,是希望當地人能夠明白祂的意思。
芥菜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蔬菜,它是一種灌木狀的蔬菜,但它不是樹。主耶穌在比喻當中把它形容成 “樹”,成為可以讓各種鳥棲息的,這就證明芥菜不是像白菜一樣的矮小,芥菜種長成之後是非常大的,達到什麼程度?在以色列耶穌做比喻的地方,芥菜是長得最大的,它的高度相當於一個人騎在一匹馬上的高度,最高的能長到三米。這麼小的一粒種子為什麼能長成三米高呢?這就是耶穌要給我們表達的意思:開始的時候,我們發現那個種子很小,非常不起眼,但是長大之後,它卻是非常顯眼的。
在靠近迦百農這個地方,芥菜長得非常高大,而且能夠生出枝子,甚至可以讓飛鳥在上面搭窩,荠菜種確實是一個非常獨特的蔬菜種子。主耶穌讓我們看到芥菜種生長的反常現象,重點不是要告訴我們這個種子有多麼的小,重點是強調它的生長過程是一個不尋常的過程。芥菜是一種蔬菜,不是一種樹。芥菜從開著黃色的小花的植物,最後長成了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這是不正常的,是違背我們所說的自然規律的。
“天國就好像芥菜種”,“芥菜種” 預表著教會。主耶穌來到世界上傳講天國的福音,教會是從耶穌開始的,耶穌就是那個非常不起眼的芥菜種子,可是到後來的時候,人們發現祂不一樣了,我們先看看耶穌。
腓立比書的第二章 6-8 節:
他本有 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 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所以, 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 “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 神。
我們看到,開始的時候,耶穌擁有神的形象,耶穌祂本身就是神,但是祂並沒有用神的強權來跟我們爭奪什麼。如果說耶穌想讓我們服祂的話,方法太多了,弟兄姊妹。魔鬼試探耶穌的時候說:“你從殿頂跳下去吧!” 耶穌當時如果一跳,祂就聞名於世了,耶穌想出名太容易了。
如果耶穌想讓人服祂的話,隨便行一個神跡,祂說一句話讓一個人死去,再讓他活過來,其他人都乖乖的相信祂了。這是今天世人的想法,有的人就是想讓其他人都服他。但是耶穌沒有這樣做,祂本來有神的形象,卻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祂以一個非常尊貴的身份來到這個世界,卻取了奴僕的形象,實際上在世人眼裡,奴僕是不受人尊重的,不是一個 “高大上” 的形象。
就像那一粒荠菜種一樣,芥菜種在人的手裡,不是一個高大上的事物。比如說我們分享的珍珠,前一段時間,有一則新聞報導說菲律賓一個人的家裡發現了世界上最昂貴的珍珠,那顆珍珠價值兩個多億,這個人不知道珍珠的價值,珍珠在他家裡藏十年,他都沒有在意。如果是這樣一個東西,是不是很顯眼?珍珠很耀眼,放在手中至少能顯明出來,如果一粒芥菜種放在你手裡,它根本就顯不出來。
所以耶穌基督以奴僕的形象來到世界,沒有人看出來祂與眾不同。當時在以賽亞書描述關於耶穌的形象是 “祂沒有佳形美容”,就像那個嫩芽處於乾地,祂的外表形象並不是那種 “高大帥” 的形象,是面容枯槁,讓我們不覺得這個人有什麼特別之處,就像一粒芥菜種非常不起眼。“祂常經憂患”,耶穌不是為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而發愁,祂憂愁人的心為什麼如此剛硬不接受祂。耶穌常常為靈魂擔憂,以至於祂的面容常常是枯槁的,所以有人就問耶穌說:“你還不到五十歲……” 其實耶穌才三十多一點,怎麼能看出來像五十歲的人呢?可想而知,耶穌從早到晚心裡裝的都是關於天國的福音。
祂來到這個世界上,祂卑微的取了人的樣式,就像芥菜種種到土地裡,沒有人覺得它有什麼大的價值,把它放在土裡,可能找半天也找不到它在哪裡呢!就像耶穌一樣,耶穌在這個世界上,在人群中,根本看不出來和別人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耶穌講話的時候,就不一樣了。不管是文士也好,是當時的拉比也好,他們聽到耶穌講話,就發現這個人跟世人是不一樣的。
耶穌 “祂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然後神將祂升為至高”,這和一粒芥菜種的生長過程是一樣的,開始的時候,芥菜種非常的小,小到人都注意不到它,但是種到地裡,生長起來之後,比所有的菜都大。
耶穌用 “芥菜種” 來預表天國的福音,教會這粒種子雖然很小,這是事實。就像一開始的時候,耶穌只有十二個門徒,有誰能想像到今天耶穌基督的福音已經布滿天下了,當時的猶太人能想得到嗎?他們經過 1500 年的律法,他們也不過就在本國裡面而已。但是耶穌所建立的教會完全不一樣,就像芥菜種的生命是一樣的,福音從耶穌開始,到現在長大成為 “樹”,這也是事實。
我們看耶穌的生平,就更能進一步說明這個事實:耶穌降生的時候,首先接待祂的不是皇宮,也不是非常富有的家庭,耶穌出生在一個比較窮的家庭。瑪利亞和約瑟真的並不富裕,他們在聖殿裡獻祭,如果是富人的話,他會牽一頭牛,或者一隻羊,當時瑪利亞和約瑟所獻的是斑鳩和鴿子,只有窮人才會獻斑鳩,只有窮人才會獻鴿子,這證明他們當時並不富足。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人可以自己選擇出生地的話,這個人一定是耶穌。
我們都沒有資格選擇要出生在哪一個家庭,耶穌有這個權利,但他卻沒有選擇,他把自己放在一個非常卑微的家庭當中,結果祂出生的時候也真不是時候,祂生在了馬槽裡。這就告訴我們,耶穌的生平看起來也好像那一粒芥菜種一樣,祂在世上是一個平凡的人,祂沒有轟轟烈烈的做環球布道,祂一生三年多的傳道事工,也不過就在巴勒斯坦的幾個小城市和村莊而已。
祂沒有佳形美容來吸引人;祂死的時候,當時的很多猶太人也不理解祂,祂的好多門徒都離開祂了,耶穌就像一粒芥菜種一樣,種到土裡,種子死了,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凡響,但是真正引起凡響是祂死而復活之後,福音事工在耶穌死了以後,才變成了一棵芥菜,開始往上長。
現在長成的 “樹” 和那粒種子不一樣了,種子雖然死了,但它的生長力非常旺盛,現在已經變成一棵樹了,這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當祂死而復活以後,祂的一切就變得不再一樣。就像那個芥菜種一樣,以非常快的速度生長著。
約翰福音第十二章 24 節: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如果耶穌基督沒有死去,就不能結出我們這些子粒,當耶穌基督死而復活以後,祂就接出了許多的 “小基督”,也就是我們這些基督徒。然後祂把聖靈開始分賜給祂所有的兒女們,哈利路亞!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種子的特點。
我們再想,一粒麥子放在手裡,還是一粒麥子,它的作用不大,也就是一粒麥子的價值而已。但是你把這一粒麥子種在地裡,原來的那粒麥子是要死掉的,他死了以後變成麥苗,麥苗使勁的往上長然後變成麥穗,等著收割的時候,這個麥穗結出來 30 粒、60 粒、100 粒的麥子,這就是生命的變化。
耶穌基督的生命死了,祂死在這個世界上,然後祂的生命開始發生變化,就像那個芥菜種一樣,芥菜種死了以後,這個種子開始往上發芽,開始長,開始開花,最後長成一棵大 “樹”,這是教會的生長過程。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後,特別是五旬節聖靈降臨以後,教會產生了,這一粒真正的芥菜種開始發揮出真正的巨大的能量。
許多跟祂一樣的子粒被生出來,這群原來沒有知識的小民瞬間變成了大有能力的傳福音的巨人,當時毫不起眼的彼得一場講道下來 3000 人,5000 人悔改;彼得的影子照在病人的身上,病人就立刻得以痊癒,從那個時候開始,教會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很快就在耶路撒冷沒有福音可傳了,福音已經傳遍耶路撒冷了。
這就像一粒芥菜種開始生長以後,很短的時間就長成了一棵 “樹”,祂的生命力絕對是極其旺盛的,福音不是到了耶路撒冷就結束了,福音傳遍耶路撒冷以後,開始迅速向外擴展,到了撒瑪利亞,後來又在撒瑪利亞全城大復興,緊接著到了外邦的其它地方,福音所到之處都以最快的速度開始向外擴展。然後藉著腓立,福音傳給了一個太監,從此福音傳到了非洲,又到了外邦的哥尼流家裡,這就是使徒行傳前半部分記載的教會快速發展的過程。
耶穌死而復活以後,祂的生命無人可以阻擋。到今天為止,你們知道信耶穌的有多少嗎?千萬別說有 15 億,這是不準確的。只是現在信耶穌的人有 15 億,從耶穌傳福音開始,到今天為止,150 億也不止。這麼多人接受耶穌了,從耶路撒冷到我們中國,2000 年來有多少人接受耶穌。
從耶穌那一粒種子開始掉到土裡死了,祂死而復活以後,這個種子開始迅速地往上成長,變成了一個巨大的 “樹”。到後來大概公元 323 年以後,羅馬皇帝也接受了福音,整個羅馬帝國以基督教為國教,可想而知,這棵 “樹” 長得特別快。
但是不要忘了,它不是樹,它是一棵菜。你知道蔬菜和樹木的區別嗎?菜是供應我們吃的,不管耶穌這棵菜長得有多大,祂總是給別人帶來供應。別看芥菜種很小,但是裡面卻有強大的生命,教會看著不起眼,卻存在著基督復活的生命,它是世界上最有能力的、能夠勝過死亡的一種生命。在這個世界上,死亡最有權利。但是唯有耶穌基督勝過死亡,除此之外,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勝過死亡,唯有耶穌基督復活的生命已經戰勝了死亡。
種子是種在田地裡面,所以我們現在要在這個世界上給別人講天國的福音,我們不是死了以後去陰間傳福音,這是不正確的。耶穌基督的福音只在這個世界上,一旦我們生命結束了,臨死之前還沒有接受耶穌的話,就沒有機會了,只能等著將來的審判。所以我們的時間並不多,也就 100 年的時間,在我們活著的時候,要活人傳福音,人死了就不用了,去給他超度是沒有用的。種子是種在田裡的,田地就是世界,所以教會是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
不是說我們信了耶穌之後,變成了聖人,就要像和尚一樣去生活,不是那樣子,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並且要影響世人。今天的基督徒有沒有真正做到影響世人呢?很多時候我們不但沒有影響世人,我們還被世人影響了。世人覺得這個東西好,我們也覺得這個東西好。實際上教會應該影響世人,而不是世人影響我們。
馬太福音第五章 14 節到 16 節: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這裡的你們指的是誰?是耶穌嗎?—— 是我們,我們是光,一起大聲說 “我就是世界上的光!” 是光就要發出光芒來。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你想隱藏,也隱藏不了。因為你被造在山上,你是引人注目的。一旦你成為基督徒,你就開始引人注目了。你接受耶穌之後,世人就把你 “抬” 到山上了。這是什麼意思?
過去你沒有信耶穌之前,你罵人、喝酒、吸煙,沒有人管你,突然有一天,你跟別人說:“我信耶穌了。” 你喝酒的時候,你的朋友會說:“基督徒還喝酒呢!”、“基督徒還吸煙呢!”、“基督徒還罵人呢!”,你被你的朋友們造在山上去了,你要給他們做榜樣。那個時候你是不是就無話可說了?你也可以說:“我不是真心信的。” 如果你這樣說,那麼別人說:“那行,那我知道啦!” 就不會說你了;但是如果你說:“是,我是信耶穌的。” 那麼你就要做他們的榜樣,你要給別人帶來指引。
光在什麼時候需要發揮作用?如果現在沒有太陽光的話,大家就都在黑暗中了,我們需要光,是有光的時候人們才知道前面的路怎麼走。世人不知道路在哪裡,他們需要你來帶領他們,他們不知道天國在哪裡,但是你知道在耶穌那裡,所以你要把他們帶到耶穌面前來。這是隱藏不住的。
“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在你一家的人裡,你已經接受耶穌了,把你的光照亮你的一家人,怎麼照亮一家人呢?不是靠嘴巴說:“趕緊信耶穌吧!不然我禱告讓神改變你。” 這是不行的,你要讓你的好行為來感動他們改變。
“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耶穌基督的恩典會帶出好行為。如果你一邊說:“我是接受恩典的,上帝的恩典在我身上。” 你帶出來的卻是壞行為,只能證明一件事:你不懂得什麼是恩典。一個明白恩典的人帶出去的一定有好行為,並且能夠影響他的家人。你希望你的家人改變最好的方式是你先改變了,然後你的家人就改變了。
“並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之前的你總是罵人,而且啥活都不幹,突然有一天,你變得勤快了,嘴巴可甜了,沒事兒的時候總是誇你的老公 “這個好”,“那個好”,你的老公看到你的變化,就會說:“我得跟你去信耶穌!” 這是一種吸引力。過去的時候你罵他,信了耶穌之後,你就對他說:“哼!我是神的兒女,我是榮耀的公主,你必須得服侍我。” 這時你的老公一定會說:“這是什麼樣的神啊?” 這就起反作用了。
耶穌基督就像芥菜種一樣,沒有誇耀自己,待祂生長起來之後,給世人帶來的仍然是供應。“等他長起來的時候,比各樣的菜都大”,耶穌沒有跟 “樹” 進行比較,而是跟菜比較,芥菜本身就屬於蔬菜,它不是樹,就不需要跟 “樹” 比較。我們相互比較,應該比較 “今天我領受到了耶穌的恩典有多少,然後給出去有多少。” 這是我們需要比較的,而不是比較嫉妒、紛争。我們比較的是 “今天我是不是比昨天給別人傳的福音更多一些呢?”
“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 你們認為這個飛鳥指的是什麼?我們前一段時間講過飛鳥的比喻,那個飛鳥是什麼?你們覺得飛鳥是什麼?魔鬼?基督徒?我現在給大家解開這個飛鳥是什麼?
現在耶穌正在講天國的比喻,耶穌在講天國,當天國就是教會在地上逐漸被建立起來長成了一個巨大的樹,這個時候有飛鳥進去了,什麼樣的人會停靠在教會裡面?我在網上查了相關解經,有 95% 以上把這個飛鳥都解釋成魔鬼,因為在撒種的比喻裡面,有一個落在路旁的,飛鳥過來就把它給吃了,耶穌說:“那個惡者來,把他心裡的道奪走了。”
由此人們推斷出只要比喻裡面提到飛鳥就一定是指魔鬼。我們要解開這段經文,要看一下整本新約聖經當中,或者整本聖經當中提到飛鳥的時候,看一下其它飛鳥的意思,難道聖經當中的飛鳥指的都是魔鬼嗎?
馬太福音第八章 20 節: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
這段經文中的飛鳥指的就不是魔鬼,它指的真的是一隻飛鳥。不能把所有的飛鳥都解釋成魔鬼,這是不正確的。確實,有一些飛鳥是指的是魔鬼,上次我們講到撒種的比喻,那個飛鳥是指的魔鬼。但是也有指真的鳥的吧?
我們先來看一下,如果是指魔鬼的話,正確不正確。說飛鳥都是指的魔鬼,他們是這樣解釋的:說教會小的時候,魔鬼不容易躲藏,一旦教會壯大了以後,魔鬼就混進教會裡去破壞神的工作。這個說法正確嗎?這個說法是正確的,也就是說當教會被建立起來之後,有沒有魔鬼過來做破壞的工作?
有,一定是有的。但是這個裡面不能把飛鳥解釋成魔鬼,確實教會當中會有魔鬼的工作,許多人在沒有信耶穌之前,他們從外面來看教會,就覺得教會裡的人像天使一樣,不犯罪,行為可好了,見誰都說好聽的,他們認為基督徒是這樣的一群人。但是當他們真正進入教會之後,他們發現不是這樣的,所以他們就說那些行為不好的人就是魔鬼派來的。這種說法解釋的有點牽強。
還有人這樣解釋說 “魔鬼的工作就是在教會當中散步紛争、相咬相吞、毀謗造謠、拉幫結派,魔鬼是有這樣的工作,但是也不能把這一段裡面的飛鳥解釋成魔鬼的工作,這個解釋是不正確的。
教會當中確實會有魔鬼做破壞的工作,我們上次講到了麥子和稗子,確實有稗子,這些人確實會做一些破壞的工。,魔鬼進入教會,他的目的是不讓我們領受基督的供應,希望我們互相攻擊,希望教會分裂。但是本文當中,不是這個意思。
這段經文中有一個重要的詞 ——“宿在”。“宿” 指的是住宿。可不是指飛鳥來在這裡休息一下。如果只是說飛鳥在這休息一下的話,一定指的是魔鬼。但是這個詞希臘原文的意思是居住、住宿的意思。
飛鳥在芥菜上面搭了個窩,它把那個菜當成家了。魔鬼不會把教會當成他的家。所以把飛鳥解釋成魔鬼是不正確的。教會確實有魔鬼的工作,但是魔鬼不會在教會裡面搭窩居住。只要是不屬於這個教會的人,也就是不是真信的人,他不會把教會當成家,也就是說遲早有一天,他是會離開的。
帖撒羅尼迦後書第二章 2-3 節:
我勸你們:無論有靈、有言語、有冒我名的書信,說主的日子現在(現在:或譯就)到了,不要輕易動心,也不要驚慌。人不拘用什麼法子,你們總不要被他誘惑;因為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
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就是耶穌基督再來之前,一定會有離道反教的事情發生,離道反教的事情指的是什麼?有些人說:“一定是有些人不信耶穌了。”、“許多人的行為開始敗壞了。” 其實這一段經文翻譯的有點 “過” 了,原文的意思是 **“在耶穌基督沒有來之前,有許多人會離開教會。”**
如果說這個地方不是他的家,他待一個月、兩個月是可以的,但是你一直讓他待到死,他是做不到的。中間他一定會離開。如果這裡是他的家,就算他離開了,他也會再回來。家和暫時居住的地方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區別。在耶穌基督的日子來到之前,一定會有人離開教會,以後你再也看不見這個人信了,直到他死,他都不信,這個人實際上是沉淪之子,不過在那個時候顯明出來了而已。
“離道反教” 指的是離開教會,在末世的時候,必然有人離開教會,原因很簡單,他不是在這搭窩,他只是暫時逗留一下。異端進入教會,他不會把教會當做家,他是來這做破壞工作的,一旦破壞完成了,他就會到下一個教會去禍害別人,這就是異端的特點。
他攪擾人的信心,讓別人不再信耶穌了,這就是沉淪之子,他並不是住在教會當中。教會是以耶穌基督的身體所建立起來的,教會中雖然有稗子和麥子在一起,但是稗子最後是要被拔掉的。有一些不信的人被魔鬼利用,所以這裡的飛鳥指的並不是魔鬼。
飛鳥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以西結書第十七章 23-24 節:
在以色列高處的山栽上。它就生枝子,結果子,成為佳美的香柏樹,各類飛鳥都必宿在其下,就是宿在枝子的蔭下。田野的樹木都必知道我耶和華使高樹矮小,矮樹高大;青樹枯乾,枯樹發旺。我耶和華如此說,也如此行了。”
在新約的時候,耶穌基督用種子來做比喻,而舊約的時候,這裡提到各類飛鳥,“各類飛鳥都宿在栖下” 這裡面所提到的各類的飛鳥指的是什麼呢?這個 “樹” 指的是耶穌基督豐盛的生命,或者說是壯大的教會,而飛鳥在這裡指的是外邦人,也就是,耶穌基督不僅僅救猶太人,也救外邦人,祂救世界上所有人。無論是哪一個民族,哪一種膚色,哪一個國籍的人,只要你願意相信耶穌,加入教會,就像這天上的飛鳥一樣,都可以宿在栖下。這就是我們神國的福音。
芥菜種的比喻主要指的是天國的比喻,天國的壯大過程。它講的是當教會壯大以後,什麼樣的人都可以來到裡面住下來,只要你願意相信,都可以進來。
所以說真正的 “飛鳥” 指的是外邦人,那麼有沒有其他的解釋呢?
羅馬書第九章 25-26 節:
就像 神在何西阿書上說:“那本來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稱為 “我的子民”;本來不是蒙愛的,我要稱為 “蒙愛的”。從前在什麼地方對他們說:你們不是我的子民,將來就在那里稱他們為永生 神的兒子”。
我們知道羅馬書是寫給外邦人的,這裡說的意思是過去的你就像天上的飛鳥一樣,現在這棵巨大的菜已經長成了,你若願意在這裡搭窩,歡迎你過來,歡迎你在這住宿下來。
以賽亞書第十一章 10 節:
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萬民的大旗;外邦人必尋求他,他安息之所大有榮耀。
那這樣,“住在那” 指的是住在祂的安息之所。當鳥準備住在那個地方的時候,那個地方就是它的安息之所。“耶西的根” 指的耶穌基督,耶穌基督立了個萬民的大旗,就像那個芥菜種長出來的 “樹” 一樣。現在旗已經立起來了,菜可以吃了。
“外邦人必尋求他。” 指的是那個飛鳥終於看見了這個菜,然後把這個菜當做它的安息之所,而且是大有榮耀的。一隻鳥把窩搭在菜上和把窩搭在樹上是有區別的。如果說我們是那隻飛鳥,我們把窩搭在菜上,我們連飛出去找食物的時間也都省了,因為這棵芥菜的上面結出了很多黑色的子粒。我們每天早上起來,都不用動彈,一抬頭,就有食物可以吃了。這是個安息之所。如果我們把窩搭在樹上,我們得出去找食物吃。搭在菜上,菜本身就是我們的食物了。
我們把我們的安息之所放在耶穌基督裡面,這意味著祂本身就是供應,我們現在住的這個房子本身不能給我們帶來供應,我們想吃飯就必須去菜市場買菜,但是如果我們把耶穌基督當做我們的家,祂本身就是我們的供應。對我們來說,福音真的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啦!一切供應都有了。這棵芥菜有水分,連喝水的事情都解決了。這就表示耶穌基督給我們的供應,是全備的供應。
大衛常常默想神的恩典,大衛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他都是非常感恩,大衛有一個願望是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 23:6 )
這是大衛的願望,他的意思是說:“我這一生一世,神的恩惠總是伴隨著我,我只做一件事就夠了,就是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今天我們住在耶穌基督裡面,恩惠、慈愛也是伴隨著我們的,當我們願意接受耶穌的時候,神的恩典就在我們的身上了,而且是直到永遠的。
約翰一書第二章 24-25 節:
論到你們,務要將那從起初所聽見的,常存在心裡。若將從起初所聽見的存在心裡,你們就必住在子裡面,也必住在父裡面。主所應許我們的就是永生。
今天神告訴我們說:“務要將那從起初所聽見的,常存在心裡。” 你們一開始信耶穌的時候,聽到的是 “耶穌愛你”、“無論你遇到什麼事情,你來尋找祂,祂必給你成就。” 我們起初聽到的都是這樣的話語,隨著我們信仰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的 “菜” 是越長越小,最後 “枯萎” 了。
我們禱告之後,我們會說:“主啊!到底我的禱告符合不符合你的心意啊!” 我們剛開始信主的時候,是不會考慮這個事我們會說:“我們的牧師講了,相信就必得著,我就如此相信。”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初信的人給我發回見證是最多的原因。
他們開始不用考慮合不合神的心意,這個禱告是不是符合聖經,他只知道神是愛他的,他禱告神就給他成就,他就是單單的相信。所以神才說:“你務要將那從起初所聽見的,常存在心裡。” 不要把人為的一些想法、理論、神學觀念存在心裡,存的越多,對神越沒有信心。
“若將從起初所聽見的存在心裡,你們就必住在子裡面,” 我們靠的不是我們的行為,靠的是相信,當我們接受耶穌的時候,我們相信我們已經住在耶穌基督裡面了。我們應該相信我們所有的人把窩都搭在耶穌基督裡了。而且這棵菜可大了,我們隨便吃,我們要相信我們已經把窩搭在耶穌基督這棵巨大的菜上了。
“也必住在父裡面” 耶穌和天父是一樣的,當我們知道我們住在耶穌基督裡面的時候,我們就住在天父的裡面。今天,我們和耶穌是一樣的,都在天父裡面,我們禱告的時候,我們就相信我們所有的禱告,神都會按照最好的給我們成就。而且 “主所應許我們的就是永生”,過去的時候,我們跟神的國無份,跟天國無缘,但今天藉著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我們和神和好了。就像起初教會看起來不怎麼樣,但是祂死而復活以後,祂的生命是巨大的。所以不要輕看了在我們裡面的力量。
當我們給別人傳福音遭到拒絕的時候,不要灰心,儘管在他們心裡種下種子,就像芥菜種一樣,你對別人說:“你去信耶穌吧!” 他拒絕了,不要緊,這時你已經種下了種子,就像芥菜種已經撒在他的土裡面去了,一旦這粒種子發芽之後,就像芥菜種一樣 “蹭蹭蹭” 長起來,比所有的菜都大。
那個時候就能夠給他帶來供應,我們今天不管這個人能不能接受,我們有機會的情況下,還是需要去給別人傳福音的,因為教會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們靠的不是自己的能力,靠的是聖靈的能力。我們給別人心裡種下了小小的、看不見的芥菜種,但它的力量卻是聖靈的生命力,這就是我們生命被改變的過程,過去的時候,有多少人給我們心裡不斷地種下種子,突然有一天,種子發芽了,我們信耶穌了。
今天,我們也需要這樣把福音傳出去,告訴別人,耶穌是愛他們的,告訴他們今天耶穌在十字架上給他們成就的,今天我們把窩都搭在耶穌裡面,不要再做一隻飛鳥了,你們知道為什麼鳥在天上飛嗎?飛鳥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尋找食物,我們的天父是飛鳥的供應者,耶穌說過:“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
天父是供應者,我們有更好的應許,巨大的菜已經長起來了,天父對這隻鳥說:“來來來,歡迎你來這裡,你把窩搭在這裡,以後不用風吹日曬的找食物了,在這裡,你想吃就吃,想喝就喝。” 可是這隻鳥說:“不!我得自己找!” 這是那不信的人。這個時候,你不能把鳥當成魔鬼,它只是不願意搭窩的鳥而已,那它要飛就讓它飛好啦!你遇到下一隻鳥,你繼續和它說:“歡迎來這裡搭窩吧!”
我們今天告訴世人的是 “把你的安息之所搭在耶穌基督裡面吧!耶穌基督裡面有長久的供應無論 你有什麼問題,把它帶到耶穌基督裡面,天父會幫助你,天父會供應你,因為神有應許,就是讓我們得著永生。” 永生的意思是豐盛生命的祝福。神將豐盛的生命賜給你,信的人已經得著了;沒有信的人歡迎你接受耶穌,把窩搭在耶穌基督裡面吧!
我們一起來禱告:
天父,我們特別感謝讚美你,謝謝你今天藉著這樣的話語再次的幫助我們,你讓我們知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安息之所,就是耶穌基督。是的,耶穌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找到安息之所,狐狸有洞,天上的飛鳥有窩,但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但是最終你在十字架上找到了安息之所。
天父,我們謝謝你,我們知道,十字架也是我們的安息之所,因為那里,耶穌為我們成就了一切。就像今天的教會一樣,天國的比喻一樣,祂是一棵芥菜,是一個巨大的樹,我們今天把我們的安息之所搭在了耶穌基督裡面。我們知道祂是我們永久的供應者。
當我們不斷領受耶穌基督的祝福的時候,我們也願意把這樣的祝福傳遞出去;我願意把基督的光傳遞給世人,給我們的家人,讓他們看見我們的好行為而發生改變,感謝讚美主!謝謝你這樣的供應我們,顧念我們,一切榮耀都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