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grace

任教师恩典分享

领受爱,分享爱

123-基督徒的標誌是彼此相愛2

123 - 基督徒的標誌是彼此相愛 2#

123 - 基督徒的標誌是彼此相愛 2

(JP 文字組 - 快樂天使整理)

150913基督徒的標誌是彼此相愛2
150913基督徒的標誌是彼此相愛2

我分享題目是:基督徒的標誌是彼此相愛,第二講:

哥林多前書 13 章 1-10 節:

1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鉢一般。2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

3 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4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賜。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5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6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7 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8 愛是永不止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9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10 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

我們一起做禱告:

天父,我們感謝你!我們來尋求你,是因為我們有缺乏。主啊,我們渴望被愛,所以要先在你那裡領受你的愛,你願意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彼此相愛的,主啊,把下面時間恭敬交給你,讓你的愛充滿我們心裡,在你的話語中得著力量,並且能將這份愛傳遞出去,讓世人看到我們是彼此相愛的,主啊,你祝福來尋求你的每一個弟兄姐妹,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基督徒的標誌上次講過了,不是拿著一本聖經,不是帶一個十字架的項鍊,而是彼此相愛才是我們的標誌,阿們!當我們彼此相愛,世人就認出來我們是基督的門徒了,那如果彼此相恨,世人也會認出來的,我們有了好見證,人家會說這是信耶穌的。如果每一個人都背著一個十字架的包,上面寫著‘以馬內利’。在街上打架,別人會說,那就是信耶穌的。

我們究竟在人面前給神做了什麼見證,是極其重要的,信耶穌的那刻開始,我們的生命就不屬於自己,我們代表的是耶穌基督,阿們!被稱為是基督徒,相信耶穌基督的人。出現一些問題怎麼辦呢?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是什麼呢?在國內很多教派的產生,這個教派攻擊那個教派,靈恩派看不起基要派,基要派又攻擊福音派,很多的派別互相攻擊,這不是神所喜悅的事情。

因為彼此攻擊就不合一了,耶穌希望我們在基督裡,是彼此相愛合一的一群人,耶穌在去客西馬尼園的路上時,為門徒禱告,為這些跟隨耶穌的人禱告向天父禱告:主啊,我不是求你讓他們離開這世界,我是求他們有一顆合一的心。怎樣才是合一呢?不是把人都聚在一起叫合一,如果把人都聚到一塊,心不在一起不是合一。只有當我們心意相同,一心一意為榮耀主在一起,就是合一的一群人,阿們!不管你在哪個地方聚會,教會中要聽到的都是耶穌基督的話語,牧師講要彼此相愛。這樣無論到哪裡,我們都是合一的一群人,阿們!

我們到別的教會,他們接待我們,是因為合一的緣故,因為覺得你是我的弟兄姐妹,願意接待你。合一重要的就是裡面有顆彼此相愛的心,我去過很多教會,都是很熱情接待我,為什麼會這樣呢?很簡單,因為你能給這教會帶來耶穌基督的信息,哈利路亞!在信息上我們是合一的,基督徒的標誌是彼此相愛,愛心裡面能達到合一,哈利路亞!

哥林多前書 12 章裡講了許多屬靈的恩賜,什麼是屬靈的恩賜呢?說預言的、翻方言的、醫治的恩賜、行異能的恩賜、先知的恩賜、辨別諸靈的恩賜,這些都是屬靈的恩賜。屬靈的恩賜在哥林多前書 14 章,保羅也告訴我們要如何運用這些恩賜,十二章告訴我們屬靈的恩賜都有哪些,十四章告訴我們如何運用這些屬靈恩賜,中間加了一樣,就是哥林多前書 13 章,是愛的篇章

很多人把哥林多前書 13 章稱為愛的篇章。保羅為什麼非要在恩賜的中間加上這一段呢?因為太重要了,恩賜是好的,但不是憑著愛心去做,會變成極其有害的事情。弟兄姐妹,一定記得:若一個人裡面沒有愛,恩賜越大越驕傲,保羅的恩賜很大,既能說方言,又能說預言,又能辨別諸靈,又能醫治。各樣的恩賜好像都在保羅的身上,保羅說:我身上有根刺,就是撒旦的差役常常來攻擊我,免得我自高,因為我得的啟示太大了,阿們!意思是他從神那裡領受的恩賜太大了。

想像下,如果我們教會裡有這樣一個人,既能夠說方言,又能夠說預言、又能夠辨別諸靈、又能醫治、又有講道的恩賜,對於我們教會是好事。絕對是好事,所以我願意你們都有這樣的恩賜,但是有一點,這樣的人若不是出於愛心在服侍,就會成為分裂教會的人,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為什麼這樣講呢?

哥林多教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會,有很多的恩賜。所在的城市是繁華的,他們的知識也很豐富。教會非常興旺,但是教會裡存在很大問題,信徒有很多的恩賜,剛才我們所講的這一切都擁有。

這麼多恩賜都在哥林多教會出現了,但也是保羅建立許多教會中最混亂的一个。有恩賜是好事情,這個教會應該是非常復興的。但卻不是這樣的,教會卻很混亂。因為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結果之間產生了很多的衝突,在這種情況下,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信徒,告訴他們追求恩賜是非常好的,保羅把恩賜和愛做了比較。保羅說;雖然我們有恩賜,但是有一個比恩賜更高的是 “愛”,如果沒有愛,所有的恩賜會成為我們驕傲的資本,我們彼此相爭、彼此論斷、甚至成為彼此拆毀的一個資本。

哥林多教會的人很願意追求恩賜,保羅通過講恩賜告訴他們: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是不是跟 “愛” 做了比較?我們在地上,都願意去追求那些看的見物質。比如說;房子、金錢、地位、權利,但是這一切有一天都會過去。都要化為無有。最後讀的就是這樣的經文。‘這一切最終將歸於無有’。阿們!這世界有一天都會過去的,就算不信主的人也知道,這世界的問題越來越多,環境越來越惡化,南北極的冰川也在融化,海平面上升了不。地球的資源越來越少,問題越來越多。污染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呢?

我們的後人可能沒有辦法再生存了。神給我們有一個盼望是:神說有一天,這個世界就像舊衣服一樣把它捲起來。阿們!為什麼?這個衣服舊了,上帝要重新做一件新的,而那個新的指的是:就是我們所說的新天新地,阿們!

我們的盼望一定不是在這世界上,就算你在這世界上擁有很多房子車子,一百年後這些東西能去哪里?歸於無有了。世人不明白這一點,覺得這些夠好了。使勁賺錢擁有更多的,這就是人的目標。就像哥林多教會一樣,拼命追恩賜覺得就很好了。但保羅告訴他們有一個最好的,“乃是愛”,阿們!這世上你擁有的一些物質,有一天會歸於無有。剛才特別提到恩賜包括講道、知識、說方言、說預言、這些恩賜有一天也會過去。也會停止的。

弟兄姐妹,這是我們為什麼在教會中強調,若你願意就講方言吧。因為方言是有時間限制的。有一天不需要再講了。等我們見到主耶穌的時候就不需要講方言了,天國裡有天國的語言。講道也不用講了,為什麼呢?因為見到主耶穌了,祂親自告訴我們了,不用我站在這裡講道了,這樣的事情有一天會結束的。確實是的。

知識呢?從小孩子開始想想看,我們一生中學知識用了多長時間?從很小到一生有的人都在學知識。知識隨著我們死後也歸於無有了。人們追求的很多東西有一天都歸於無有了。

什麼是永存的呢?

哥林多前書 13 節:如今長存的信、有望、有愛,其中最大的是愛

信心:信是永存的,盼望也是永存的,愛也是永存的。在這三樣中最大的是愛,如果你的鄰居很有錢,有很大的房子,家裡擺設非常豪華,對你來說是好事嗎?跟你有關係嗎?毫無關係,再假設下,你的鄰居非常有錢,家裡布置非常豪華,這人非常有愛心,常常請你到他家做客,並且說你把這裡當成你家吧。這是對你有益處的。

同樣的,一個人心裡有愛,就能夠給別人們帶來益處,阿們!正確的使用世界上的物質,會給我們帶來益處,也可以給別人帶來益處,同樣,教會裡面的這些恩賜,我們正確運用這些恩賜,彼此相愛。這樣恩賜不僅給我們帶來益處,也會給別人帶來益處,阿們!惟有愛是永不止息的。保羅對自己的描述說:我曾經是逼迫教會的人,但是現在我改變了,不一樣了,我乃是竭力追求。

腓立比書 3 章 12 節: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為什麼保羅要這樣說呢?如果保羅天天想着自己的過去,就會沒有辦法服侍了。過去他逼迫基督徒、殺害基督徒,做了很多的壞事,但是保羅說了,我不看背後,是努力面前,是向著耶穌基督的標杆直奔的。阿們!

弟兄姐妹,願意每一個人不要看後面,如果昨天的事情發生了,就讓它過去吧,你要看你生命中的耶穌,哈利路亞!如果你看的是過去昨天,有傷心的事情,委屈的事情。我們要像保羅一樣,雖然保羅過去並不好,但是他說了;我是竭力追求,忘記背後努力面前。他在幹什麼呢?保羅要把餘下的光陰,把所有的精力都要用在一件事情上,就是愛的恩賜。讓愛管理我們每一個人。

這裡保羅告訴我們雖然有恩賜,但是更要追求神的愛,用愛來管理這些恩賜,愛正確運用這些恩賜,才能去愛那些不可愛的人,不管過去是個什麼樣的人,或者說不管他過去做過什麼,不必去計較了,因為一切都會過去的。你有一個仇人,想起他就牙咬的嘎吱嘎吱響,一百年之後這些仇恨會如何?都歸於無有了。小時候我們恨過的人,或者跟我們有冤仇的人,過了一二十年後,再見到這個人,那個恨還在嗎?不在了,你會說,小時候怎麼會因為那麼一點的小事就打起來了。那時候很不成熟。

神如何看我們呢?神站在永恆中看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的小動作,小聰明在神面前算不算事?這就是神不跟我們計較的原因。因為神愛我們的緣故,上帝是滿有愛的神,祂本身就是愛,因為有愛的存在,祂看我們缺點時候,不跟我們計較。祂看到我們罪的時候說:我為了愛你們,所以將你們的罪歸到我兒子的身上,從那時候開始,我的公義得到了滿足,我就可以愛你了,阿們!“盡心、盡性、盡意、盡力來愛你了。感謝主

約翰福音 13 章:34-35 節:

34 耶穌曾經告訴門徒說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35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彼此相愛家庭裡的很多矛盾就解決了,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就解決了。真的是這樣子的,弟兄姐妹,如果一個家庭裡是彼此相愛的,這家庭裡就不存在什麼矛盾的。為什麼中國人說婆媳關係難處呢,因為性格差別太大,很多的觀念不同,沒有達成共知。你覺得你對,我覺得我對,這種情況下矛盾不斷產生,就不會彼此相愛了。

神告訴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用愛來化解一切的矛盾,愛能遮掩一切的過犯,阿們!愛能遮掩許多的罪,這是什麼意思呢?當你心裡充滿神的愛,不會去犯罪。如果彼此相恨,很多問題就會產生了,阿們!

我們從神那裡領取神的愛心,再給出去的時候,對我們自己是有益處的,而且別人也會因我們得到益處,這樣做也能夠讓神得著榮耀,哈利路亞!所以愛不是舌頭上的話語,而是實際上的行動,不要把愛停留在口頭上、言語上。要有一個切實的實際行動,阿們!

弟兄姐妹,你們在聽道,我只能給你們是一個方法,愛要行出來的,如果只是聽而已,就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但如果能把這份愛行出來,行在身邊人身上的時候,我們自己能得益處,身邊的人也能得益處!

馬太福音 6 章:1-4 節

1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的。2 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面前吹號,像那假冒偽善的人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3 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4 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黑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耶穌親自教導我們說:你們要小心。是要提醒我們注意的事情,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面前,有些人行善的目的是為了出名,為了讓人知道。有一次我記得,出現在了重大的自然災害,有些人拼命捐款,那些人說了;說吧,捐多少錢可以上明天的頭條?回答是多少多少,就可以上頭條捐的最多。這人就說;我就捐這麼多。

弟兄姐妹,這樣做的目的是不是善事?確實是善事,但是目的不一樣,就是主耶穌教導的:不可將善事行在人面前,後面的這句很重要:“故意叫他們看見”,我們如果行善人看見了是可以的,這是好事情。但不是故意讓人看見。能明白嗎?你們看呀,你們看呀,我做這樣的事情,這樣就是顯擺了。

我之前去過一個教會,給我做了這樣一個見證:教會每次有人奉獻錢多的時候,牧師就會說,大家等一下,有重要的事情宣布,有要為咱們教會奉獻錢的。這人走到前面來了,拿出一大疊錢‘啪’往桌子上一放,牧師就當著所有弟兄姐妹的面數錢,數完後說,人家今天奉獻了多少錢,榮耀歸給神。然後結束了。

弟兄姐妹,耶穌剛才的那段話,是不會是跟這個人所做的是一樣的?一樣的,他確實做了善事,這筆錢確實可以幫助教會,但是他 “故意” 叫人看見,這樣的善事耶穌並不紀念,因為 “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了” 阿們

出於愛心的並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在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很多人捐款了,之後就無影無蹤了,但災後重建的事情,很多基督徒留在那個地方,默默幫助當地人,你們知道嗎?沒有人知道,但是我們的上帝是知道的,這樣做一定是出於愛心的,因為明亮的事情已經被人做完了。剩下的這些事情才是重要的,沒有人知道。默默做的這些人不是為名為利去做,真的是因為神的愛心在他們身上,哈利路亞!

我有很多同工現在去巴基斯坦,去叙利亞這些戰火紛飛的國家傳福音。沒有人知道他們在那個地方,他們不會說,我要公布下我要去哪裡去哪裡。沒有人知道他們,他們每天冒著生命危險在傳福音,一不小心就會被炸死。生命隨時有危險,他們做這個目的是什麼呢?為了榮耀神,為了那些人能得到福音,哈利路亞!沒有愛心,誰會舍去自己的命做這樣的事情呢?這是真正從神而來的愛才會去做的,若是基督徒做一件事情,巴不得讓天下人都知道,這樣的愛實際上是有目的的。

而保羅告訴我們要追求神的愛,這種愛可能是人不知道,只有神知道,回報也是神要給的回報,感謝神!當我們裡面有上帝愛的時候,這愛裡會有責備,也會有一些不好聽的言語。但是出於愛心的話,我們應當做的,阿們!若我們看到弟兄姐妹確實走錯了,已經不符合聖經了,我們是要去提醒的,記得:你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很重要的,不是為了打擊他,不是為了羞辱他,是為了愛他的緣故,這就是我們需要做的,阿們!

整個哥林多前書 13 章這裡告訴我們就是這樣的。要辨別哪些不是從神來的愛,哪些是從神而來的,比如犯罪的時候,需要用愛心來提醒,這樣的愛是從神而來的,因為是為了我們好,阿們!愛不是一味的放縱,縱容,這不是愛,這是溺愛,最終會害了他的。

以前講過聖靈的果子,最後一個是節制,如果毫無節制的愛一個人,隨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最終會害了這個人。以前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非常富有的家庭中,媽媽特別嬌寵這孩子,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孩子做錯事情了,父親指責孩子,母親馬上跟父親翻臉。

孩子長大後肆無忌憚,最後犯了巨大的罪進監獄了。很快要執行死刑的時候,他給法官最後一個請求是;在臨死前見母親。媽媽來後,他給他媽說了句話:媽,我想吃奶。他媽笑了說:你都多大了二十好幾的人了,吃什麼奶呀。孩子說:這是我死前最後一個要求。他媽心裡很難過孩子馬上就死了,這麼多年養育他確實有感恩,想吃奶就吃奶吧。媽媽讓孩子吃奶,結果孩子一口把媽媽的奶头咬下來了,當時兒子說:如果在我很小的時候,你能用你的愛制止我,告訴過我這樣是錯的。我今天就不會有這樣的下場。

弟兄姐妹,放縱的愛不一定是愛,我們若是憑著愛心做事情,即便他可能不理解所指出他的錯誤,他羞辱你了,沒有關係。你是憑著愛心做出來的。終有一天這人會明白的,阿們!愛不是一味的寬容,不是毫無原則的包容,愛能夠遮掩許多的罪,只有我們身上擁有上帝的愛,才能做這樣的事情,要不然我們何必去得罪別人呢?‘你犯錯了隨便吧,最後自己承受好了,跟我有什麼關係呀’。

但為什麼我們要去告訴他呢?因為愛他的緣故,阿們!不管他現在能不能理解。這是我們彼此相愛的基督徒要做的事情,一定記得,出發點是因為愛他的緣故,不是為了挖苦他,指責他,羞辱他,這樣不是出於神的愛。

剛才讀的經文提到: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寫了這麼多我們能做到嗎?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因為這是耶穌愛我們的愛,這不是愛的定義,這是愛的行動法則,是要行出來的部分。

什麼是愛的定義呢?約翰一書裡面告訴我們:上帝愛我們,不是我們先愛了神,是神先愛了我們,為我們的罪做了挽回祭。讓祂的兒子為了我們的罪做了挽回祭。這就是神的愛了,這是神的愛的定義。

這個部分不是你念念就可以的,是讓我們用神的能力行出來的,我們行不出來,耶穌行了出來,弟兄姐妹,告訴你一個方法,就會明白這節經文應該怎麼理解,你把這個 “愛” 的前面加上 “耶穌基督的”。這不是我們的愛,而是主耶穌的愛,阿們!耶穌的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耶穌的愛是不嫉妒,耶穌的愛是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耶穌的愛是永不止息的。

只有耶穌能做到,那我們怎麼辦呢?願不願意擁有這樣的行為法則呢?願意,先要明白耶穌是這樣愛你的,你才能這樣去愛別人,我們教會有新來的弟兄姐妹,他們可能對神一點也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去服侍神,他們會看我們是怎樣做的。

舉例講:如果每次來教會說;弟兄姐妹,主內平安!新來的弟兄姐妹就會跟你學習。他也會說;弟兄姐妹,主內平安!這就是愛的一種方式,我們看耶穌怎樣做,然後跟在主耶穌後面去做就可以了。

首先你要知道耶穌是如何愛你的,耶穌對我們的愛是恆久忍耐的愛,阿們!也只有耶穌的愛是永不止息的,這是神的愛,主耶穌來到這世界上,祂的愛在這裡體現出來了,祂醫治大麻風病人,為什麼醫治他們?是因為愛他們憐憫他們的緣故,阿們!因為愛裡有恩慈,耶穌為什麼跟外邦的撒瑪利亞婦人談福音呢?因為愛裡有恩慈的,祂為讓這個女人得到益處。

整個城裡的人都知道撒瑪利亞女人道德非常壞,對她指指點點,但主耶穌並沒有指出她的罪,反而告訴她,你得著了我的活水了,阿們!是不是一直在供應?所以這個女人發生改變了。阿們!

耶穌與稅吏娼妓社會底層人在一起,為什麼?因為愛他們的緣故,哈利路亞!弟兄姐妹,看到沒有,耶穌來到這世界上,是為尋找拯救失喪的人,祂願意醫治他們,願意跟這些窮苦的人在一起,其實是因為愛他們的緣故,這種愛是從神來的,看的不是表面而是內心的真實表露,如果沒有愛,你願意跟一個病人在一起嗎?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為什麼沒有孝子呢?因為他的那份耐心信心全被磨的沒有了。

弟兄姐妹,如果耶穌基督不是這份恆久忍耐的愛,早就一巴掌拍死我們了。在三年半的時間裡,耶穌為這些門徒付出了一切,願意為他們去死,臨上十字架之前誰在祂身邊?有沒有一個門徒?沒有,都跑了。

如果我們不知道這是神的愛,沒有辦法愛人的。我們說主啊,原來你是如此愛我,其實人在裡面有罪存在的情況下,都差不了多少。不是彼得比猶大強多少,其實都差不多。但是我們看的不是他們兩個,我們看的是耶穌對他們愛,是到底也不改變的愛!阿們!

我們無論做什麼,要有神的愛在裡面。從這個愛裡出發吧,為了別人的益處,有這樣一個見證:有一個姐妹信主後覺得耶穌太好了,牧師經常在教會裡講,我們是神的使者,有神的愛在我們裡面,應當給身邊的人傳福音。姐妹就給公司的已經結婚的男同事傳福音,出於‘愛心’,姐妹天天去‘愛’這個男同事,結果搞得人妻離子散。她成了第三者。這是耶穌的愛嗎?

耶穌很愛我們,但耶穌有沒有把一個家庭拆散的?耶穌有沒有說,別跟你媳婦一塊過了,以後跟著我吧。看到這個結局,知道這一定不是從耶穌來的愛,耶穌的愛是讓人得益處的,剛才所說的這件事情,只是她打著耶穌愛的旗號,在做自己私心的事情。這個愛是從她自己裡面發出來的。並不是神的愛。

要先明白神是如何愛我們,才能用基督的愛去愛別人。如今長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中最大的是愛。

哥林多前書 13 章 1 節: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鉢一般。

這裡的萬人方言指的是地方的語言,你們能會幾種地方的語言?一種、兩種、三種、四種、五種…… 已經算是不錯了。就算你能說很多地方的語言,若沒有愛,是沒用的。

並天使的話語指的是方言。方言的兩種;一種是地方的語言,比如說初代教會的時候,彼得他們在馬可樓裡得著方言後,被聖靈充滿了,彼得開始講道,其他人聽的很奇怪說,他怎麼用我們的土語在說話呢?太稀奇了,這就是萬人的方言。阿們!

比如說我不懂韓語,但在禱告時用韓語讚美神,而聽的人恰巧是朝鮮族的,他沒有信耶穌,他說,這人是我們老鄉呀,是朝鮮族的,就過去跟我交流,用韓語問候我,我說:你說的是什麼呀?他說你剛才再用韓語講話呀。我說我不會韓語呀。他就看到了神的大能了。這是方言的一種。在不經意期間說了其他國家的語言,這是萬人的方言。

第二種是:天使的話語。方言的第二種我們自己都不明白的語言。比如有人是單調的語言,就是滴滴滴,有人是啦啦啦。總之這些言語我們不明白,那是天使的話語。是方言的一種。儘管你不明白,但不代表上帝不明白。這世上鳥有鳥語,獸有獸的語言,螞蟻有螞蟻的語言,各種物體都有它們的語言,只是我們不明白而已。

天使的語言,有人說我在禱告的時候不明白說了什麼,你不明白不代表神不明白,只要知道當你這樣講的時候,是在造就你自己的靈就夠了。阿們!這是好事情,絕對是好事情,絕對是對我們有益的,但是如果你會方言卻沒有愛,對別人沒有任何益處,跟愛比起來方言不算什麼了。不是說不追求方言了,不是這個意思。意思是說;當你擁有這樣恩賜的時候,更要有上帝的愛在你裡面。

保羅說:如果我沒有愛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鉢一般。敲鑼會發出‘bang’的聲音,那個聲音跟方言聲音一樣,你說那兩個聲音有什麼用?敲鑼的聲音能不能有愛的聲音存在?沒有,如果我們講方言裡沒有愛,就跟那敲鑼的是一樣的沒用。毫無作用,毫無益處。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這個厲害的,我能講道這是一種恩賜呀,我有先知講道的恩賜,我能為神說話,我能把聖經給你們解釋的頭頭是道。如果沒有愛這個恩賜毫無作用,阿們!

弟兄姐妹,有人說牧會很簡單,一個月就講四次道,誰不會做呀?不是這樣的,如果是這樣,為什麼那麼多人沒有辦法服侍了,因為沒有愛,只會講道沒有愛,這是沒有用的,那是老師,不是神所喜悅的僕人。

後面說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又能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並擁有全倍的信,叫我能夠移山。”

這個能力是不是很大了?你看首先是‘我能明白各樣的奧秘’。所羅門是不是有這樣的能力?他大到能說出天地萬物的來歷。小到牆上的狗尾巴草,都能給你說出神的恩典來。各樣的奧秘知識都擁有了,很多知識別人你都知道。

並擁有全備的信”。意思是他的信心很堅固,他非常相信神。他的信心能夠移山,耶穌曾經誇過信心,說你們如有信心,把這座山拔起來,栽在海裡面。你們就會做到的。這個人擁有這樣的信心好厲害的,但是如果他有講道能力,也能明白各樣奧秘,也能夠有各樣的知識,並且信心也很大,如果沒有愛,什麼也不是,阿們!

所以教會裡面不是比誰的恩賜大,比誰的知識多,誰的資格老。是付出愛的地方,你擁有的恩賜多沒有什麼,你的愛有多少呢?一個人的愛能給出去多少,實際上是從神那裡領受了多少,哈利路亞!這樣的恩賜對於我們是好的,但要用愛心運用這些恩賜才是好的。

14 章接著說了各種恩賜的管理方法,先用愛管理恩賜,“我若將所有的周濟窮人,又能捨己身叫人焚燒”。

這樣的人世上是被人非常尊敬的。這樣的人好厲害呀,太值得我們尊重了,“又能捨己身叫人焚燒”,其實保羅在這裡說的是一個故事;

捨己身叫人焚燒,原文中的意思是:可以自誇了,這裡是一個印度故事,一個印度人信耶穌後,為了表現自己,對身邊的人說;你們把我燒死吧,我死後你們要在我墓碑上寫上這樣一行字;這個人是為耶穌被焚燒了。他的目的是為後人知道,他做的事情。他看別人殉道了,所以他就想焚燒自己。這是接近自誇的詞。

在原文中‘有捨己身叫焚燒’跟‘自誇’的詞很接近。他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夸我自己比你強,你是病死的,但是我是為耶穌被燒死的。能跟我比嗎?

沒有愛在其中是毫無作用的,阿們!“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弟兄姐妹,善行是好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善行都是出於愛心的,很多人的善心是有利益在裡面的。有目的在裡面的。這是很恐怖的事情。但是愛裡面一定能產生善心,能明白這個意思嗎?善行不一定是出於愛,別人給你一萬,不一定是好心的,一定要記得這樣的事情。但如果是愛的話,即使這人沒有給你一分錢,但他樂意來幫助你,這對你是有益的。

彼此相愛一定能夠帶出善行的,所有信耶穌的人都願意有善心。包括其他的宗教在內,說你們一定要向善要對別人好,但是目的很重要,其他的宗教都是律法式的,你必須要有這個。你沒有做到,下輩子變成牛、變成豬、變成鴨子。

但是在基督裡不一樣,因為耶穌如此愛你們,你們也如此去愛別人吧,是不是不一樣了?因為出發點是從神的愛出發的,動機是愛,出於愛的動機就能給別人帶來益處的,阿們!感謝神!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原文的意思是:愛是有忍耐愛是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虛榮不誇張的。這是上帝的愛,這是耶穌基督的愛。

恆久忍耐的意思是:你愛別人了,別人不一定知道你愛他。反而會中傷你,所以你要有忍耐。“愛是不嫉妒” 意思是:對於高過自己的人,比自己好的人,你不要覺得不舒服。也不要去貪戀別人的東西。這一切都是從基督裡出發的,而愛是不嫉妒,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愛,上帝的愛能夠讓你不嫉妒,嫉妒會產生苦毒,謊言,作假見證陷害人的事情。但你心裡充滿神的愛,嫉妒的問題就被除掉了。

講一個舊約裡的故事:列王紀上 21 章,當時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以色列王,他妻子叫耶洗別,這婦人非常惡毒,亞哈王看到王宮旁邊自己的菜園太小了,想擴大範圍,但地是一個叫拿伯人的,就跟拿伯商量;想把別的地方的地跟你交換下,你要換地我會給你更多的地,要錢我也給你錢,我想要你的地。

拿伯說了不行,我可以向神起誓說,這塊地是我祖宗留給我的,斷不可賣,多少錢都不換也不賣。這下亞哈王心裡憤憤不平,惦記上別人的東西了,越想人家的這塊地越好,他這惡毒的妻子就問:王呀,發生什麼事了?他就告訴了妻子,他妻子說好辦,我一定讓那塊地屬於你的,你知道她是怎麼辦的嗎?

耶洗別叫了幾個土匪跟拿伯一塊禱告,在禱告過程中,她告訴這兩個土匪說;你們跟他一塊禱告時就說,拿伯在禱告的時候褻瀆神了,你們一起做見證,因為聖經上說了,“兩個見證人就可以定一個人的罪了”。這兩個土匪就說了,我們都聽見了,拿伯在禱告的時候褻瀆神了。耶洗別一聽說,殺了。把拿伯殺了,他死了這塊地就歸耶洗別了。然後耶洗別說,王啊,別擔心了,這塊地歸你了。這個王還挺高興的。馬上先知就過來了,說你做了什麼事情?

弟兄姐妹,這是不是出於嫉妒的原因?其實就是貪心在裡面,就覺得這塊地太好了,我為什麼不能要他這塊地呢?如果有愛的話,這個那事情就不會發生。因為愛不是索取,愛是給予,阿們!教會是給予愛的地方,從神那裡索取,阿們!

千萬不要從你的弟兄姐妹身上找愛,你很難找到的,不要從你身邊人身上找愛,很難找到的,要從神那裡找的。“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這不是我們的,是耶穌基督的,你從耶穌那裡領受了,你要給出去,我們在教會裡是要把愛給出去,不是從別人那裡索取,你為什麼不愛我?我為什麼不能愛你?要這樣來問自己,感謝主!

不做害羞的事情”,指的是不做暗昧的事情。“不計算人的惡”;不要老是記著人壞的一面。上帝希望我們可以長久的活在祂的愛裡面,神希望我們是常常喜樂的,怎麼才能常常喜樂的?當神的愛充滿在你心裡的時候,就可以常常喜樂了。我們想想看,為什麼聖經告訴我們,今天你不在律法之下,乃是在恩典之下,因為恩典能給你帶出喜樂,但是律法就會殺死你的喜樂。

弟兄姐妹,當你信主後可以有個選擇,是選擇活在愛裡,還是選擇活在恨裡,你是選擇活在恩典中,還是選擇活在咒詛中。當然願意活在恩典中了,很重要的一點:聖經上告訴我們:愛是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計算人的惡。當你計算別人過去做的錯事,久久抓住不肯放下的時候,恨就充滿你的心。是這樣嗎?弟兄姐妹,不是神要咒詛我們,是我們不願意放下恨,自己就咒詛自己了。

有人不明白這一點說;上帝不咒詛我們。是的,神一直都沒咒詛你,而是你自己在咒詛你自己,當一個人心裡充滿恨的時候,還能充滿喜樂嗎?不能的,一想起這個人全身就發抖,都氣成這樣子了。愛在他的身上就沒有了。

為什麼要講這一方面呢?在愛裡你可以包容別人,能夠原諒別人。其實你在原諒別人的時候,上帝的愛就充滿你裡面了,恨就被拿走了,如果不原諒他。不是神要咒詛你,是你把恨放在裡面的時候,愛就沒有果效了。我願意弟兄姐妹充滿了上帝的愛,你說我做不到,沒有關係。你說主啊,我想做到原諒他,但是我做不到,你加我力量,這樣禱告,神一定會加給你力量的。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不義不是從神來的,是從魔鬼來的,一切的真理,善行美名美德成就都是從神而來的,當我們喜歡真理,就一定會擁有這些美名美德成就,神會白白賜給你的。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這點很重要,“凡事”!凡事包容,好事我們都能包容,但壞事臨到我們身上的時候,就很難包容了。我讀下原文中這幾個 “凡事”。包容; 包括幾個內容之一,凡事包容有三個方面的意思;第一就像容器般廣大的心,能夠將別人容納起來。在原文中包容的意思是,在希臘文到一個詞,都是有圖像的。

他們看到一個詞就會想到一個圖案,而包容這個詞,就是一個巨大的容器可以容納很多東西。我們想到 “凡事包容”,就想你是個巨大的容器,不管別人丟多少東西進去,你都不會滿。這是包容的方式了。主耶穌是這樣包容我們的。

第二意思是,如房頂般的將別人的過錯遮蓋起來。像房頂一樣,把所有的過錯遮蓋起來,是不是看不見了?第三個意思是;如房頂般的成為別人的遮蔽和保護。

包容,是不把別人的事情顯露出來,而且要成為別人的一個保護。當你看到一個人在你面前說另一個人壞話的時候,你要說停止吧,你要愛他。這是包容。你是在包容別人。這樣基督徒之間就真的是彼此相愛了。往來傳舌的會起很多的紛争。我們彼此相愛,愛能止息這些紛争!

“愛是永不止息” 不要讓紛争永不止息,要讓愛永不止息,哈利路亞!永不止息的意思是:永遠不貶值,永遠不跌倒,存留的更長久,永遠不衰落,永遠不衰殘,永遠不消失,永遠不終止,將來在天國不用講道了,耶穌第二次再來是要不要講道了?不用了,因為一切都結束了,耶穌第二次來的時候,我們要不要說預言了?不用了,因為一切都顯明了,耶穌再來是我們要不要傳福音了?不用了,因為一切都結束了。

“先知講道只能終必歸於無有”,現在還沒有歸於無有,還沒到時候,耶穌第二次再來終結這世界的時候,先知講道就不用再講了。

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現在沒有停止,耶穌基督第二次再來是就不用再講了,因為一切都結束了!

**“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現在要不要學知識?千萬不要走極端,說信主後我們不要學知識了,只要學神的話就好了。不要走這麼極端,耶穌還沒來呢!現在要學知識,要教導你的孩子要好好上學,要多認識世界上的這些知識,這是有必要的,知識還沒有停止的,阿們!

我們要認識神的知識,沒錯,保羅跟彼得他們認識神的知識,差別非常大。為什麼呢?保羅的智慧知識比較深。

我們現在知道的有限,認識的也有限,我所講的也有限。但是等到 “那完全的” 來到了,一切都結束了,那完全的指的是:耶穌基督來的時候,我們就要面對面了。阿們!

現在我們很多事情模糊不清,是很正常的,不可能對聖經完全的了解,不可能對神的事情完全明白,我們竭力去追求愛就可以了,阿們!等到耶穌再來的時候,一切都明顯了,我們現在知道的有限,耶穌來了,會把那無限的賜給我們,我們就全都知道了,如同主知道我們一樣了,感謝神!

我願意弟兄姐妹,在耶穌基督沒來之前,在這末世裡能彼此相愛,你有恩賜固然是好的,但是用愛來運行你的恩賜吧,你有知識固然是好的,用愛把你的知識教導給別人吧,你有講道的恩賜,翻方言的恩賜,醫治的恩賜,這些都是好的,用這些恩賜去愛你身邊的人吧。

我們一起來禱告:

天父,我們感謝你!謝謝你把這 “愛的篇章” 給了我們,就像保羅期待哥林多教會的信徒,他們用愛來管理運行這些恩賜一樣,在我們教會中有很多人,都擁有這聖靈的恩賜,願意我的弟兄姐妹,用愛來運行這些恩賜,用愛彼此之間相互服侍,因為我們是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主啊,讓我們把所知道的 “愛的行為法則”,能用在我們的生活中,從神那裡領受愛,把愛再給出去,不是我們愛神,是神先愛我們,所以我們才能夠彼此相愛,主耶穌啊,你把這份愛放在我心裡,讓我在這周裡靠著你加給我的愛,把愛行出來,長存的有信、有望、有愛,其中最大的是愛。

主耶穌謝謝你,你會加給我力量,讓我們成為彼此相愛的一群人,榮耀耶穌基督你的名,感謝讚美主,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