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grace

任教师恩典分享

领受爱,分享爱

102-十字架七言(3)

102 - 十字架七言(3)#

十架七言(三)

分享的题目是:十架七言第三讲

150419十字架七言(三)
150419十字架七言(三)

约翰福音 19 章 25-27 节

25 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他母亲,与他母亲的姊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26 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27 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

先来作一个祷告:

天父,我们特别感谢赞美你的恩典。今天我们来到你的宝座前寻求恩惠。当明白耶稣多么爱我们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有这份爱去爱别人。我们从你这里来领受供应和能力,把以下的时间完全交在圣灵的恩手中,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耶稣不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人,反而是一个充满慈爱、又充满温情的人。信耶稣,如果信到最后六亲不认,家里面谁都不管了,你可能是已经信错了。有一个异端叫东方闪电,很多人给他传福音的时候,他说:“我不能信你的耶稣。我们村里边或者小区里面,有信耶稣之后两三年没再回来的。”

你们听到这样消息的时候,就可以确定,90% 这个人信的是某某闪电。为什么这样讲呢?真正信耶稣的,不会让你把家丢弃掉不管的。如果让你信了耶稣,工作也不用干了,家也不顾了,孩子也不看了,丈夫也不要了,让你全然去传福音,一定要谨慎。

圣经上虽然耶稣曾对我们讲过说,若有人为我的缘故撇下他的父母、儿女、家产,这一切的,在今生必得百倍,来世还要得永生。耶稣给我们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是不是真的让我们把房子给卖了,丈夫也不要了,妻子也不要了,孩子也不要了,工作也不要了呢?这句话语一定要正确理解。耶稣的意思不是让我们不要这一切,是把耶稣放在这一切之上,把主耶稣放在你生命当中的第一位。

如果理解错了,可能就会把这一切都撇弃掉。因为觉得为了主的缘故,有个很好的借口:为着主的缘故,不能照顾家人;为了主的缘故,不能够再去工作了,这些都成为借口。弟兄姐妹,异端会用这些错误的解经法,把人引到错误的路上去。比如会告诉你说:你现在已经信耶稣了,你的丈夫没有信,他就是属魔鬼的。你天天跟魔鬼睡在一张床上,怎么能够不出问题呢?这是一种错误的教导。

我们要通过十字架七言的第三讲,来看耶稣是如何处理祂的家庭问题的;在面对马利亚的时候,耶稣又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抉择。

十字架七言的第三讲,耶稣对十字架下面的两个人说了两句话。第一个是祂对祂母亲说: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 —— 那门徒指的是谁?就是使徒约翰。仔细地读约翰福音,就知道约翰福音是使徒约翰所写的。约翰很少提到自己的名字,会用另外一个词代替,叫作主所爱的那门徒,或者主的那门徒,实际上是指他自己。耶稣又对那门徒说(那门徒指的就是使徒约翰,不是指别的门徒):** 看你的母亲。** 这就是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第三句话。

耶稣在十字架上不是羞辱,却是荣耀。马利亚在十字架下面的时候想到的是什么呢?她想到的是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痛苦。前一段时间过复活节,过受难节。很多人看耶稣受难记,心里面非常地痛苦,非常地伤心。

因为觉得耶稣受的苦太痛苦了,他们感到揪心,感到伤心,觉得太疼了。如果你也这样理解的话,那就证明你并不了解耶稣的心意。耶稣受这些痛苦的目的是为了我们,耶稣受这些痛苦,不是让我们去怜悯祂,而是让我们怜悯自己。

在路加福音 23 章里边,耶稣有这么一句话,28 节,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

耶稣知道自己要进耶路撒冷,要被人羞辱,要受鞭打,还会受死,人看到这些事可能会哭。今天耶稣要对你讲,不要为我,不要为耶稣而哭。你看到耶稣受鞭伤,不要为祂哭,要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

我们为什么要为自己哭呢?如果你看到耶稣在十字架受难了,你看到祂受鞭伤了,还仍然不相信,确实需要为你自己哭。当人有疾病,心里忧伤的时候,他看到耶稣基督已经受了刑罚,如果不明白耶稣为什么要做这些的话,需要为自己哭,因为耶稣做这些的目的正是为了安慰我们。

如果仅仅只是认为耶稣太可怜了,那么真正可怜的,倒是那个觉得可怜的人。耶稣这句话中充满了怜悯,因为我们所行的,我们不晓得。很多人以为说耶稣受这个苦,实在太痛苦了,心里面难受,心里面过意不去,实际上真正你是不明白耶稣所做的。魔鬼辖制我们,就是让我们对耶稣所做这一切产生一个错误。我们要记得,耶稣在十字架的时候,给了我们一个正确的引导。

耶稣看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

我很喜欢约翰这样来形容自己,祂看见祂的母亲和祂所爱的那个门徒。为什么只有约翰最后跟到十字架下面呢?其他的都去哪里了?十二个门徒,除了加略人犹大还有十一个;约翰来到这里,那十个去哪里了?都跑了。同样都是信耶稣,信主的年龄不分上下,时间没有差多少,为什么到最后只有约翰跟到了十字架下面呢?其他的门徒都逃得精光,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是什么力量让他能够来到十字架的下面呢?

在那个时代当中,如果敢承认是耶稣的门徒,会有生命危险的。还记得彼得吗?彼得这样一个老大的门徒,

他在面对别人说,我看你的口音像加利利人,你像跟他是一伙的呀。

彼得说不,我不认识他。

第二次彼得又说,我发誓我不认识这个人。

第三次说,我咒诅我绝对不认识他。

为什么彼得一定要把自己撇得这么干净呢?因为在那个年代,如果跟耶稣有了联系,可能会掉脑袋的。跟我们今天不一样,大不了就是别人说你几句而已;在那个特殊年代,只要敢说你是耶稣的门徒,就会有生命危险的。在这样巨大的挑战面前,其他的门徒全都逃个精光,只有一个门徒跟到了十字架的下面。

我想通过另外一个角度给你们来分享下,为什么只有约翰来到了十字架下面?而耶稣在十字架上,唯一能托付的人也就这一个门徒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里边有基督的爱。弟兄姐妹,这十二个门徒当中,包括后来的保罗,谁活得年龄最长?是约翰。谁是老死的?还是约翰。耶稣有十二个门徒,其他的十一个,用我们的话来说,都是不得善终,几乎都是殉道了。唯有约翰是老死的,活到了 90 多岁年迈而死。

为什么是这样一个门徒能受到如此大的祝福呢?我们说,主啊,给我们长寿吧。主啊,你让我活得健康,活得很荣耀你。约翰就是一个例子。在那样一个逼迫的年代,能够坚持到最后为主作见证的,就是这一个门徒叫约翰。也是这样一个门徒跟到十字架下。

是不是因为他跟到了十字架下面,所以耶稣才让他活得最久,让他成为最后一个死去的使徒呢?什么原因呢?因为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使你无论在任何环境之下,都会去跟随耶稣,叫爱的力量。

不要小看爱的力量。耶稣爱每一个人是不是一样的多?父母可能爱儿女这个多点,那个少点,儿女之间会有纷争;但是耶稣对每一个人的爱都是一样多的,这点一定要确定。耶稣爱我们是一样多的,可问题是,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耶稣是最爱他的呢?

这十二个门徒当中,惟有约翰知道耶稣是最爱他的。你也可以说耶稣是最爱我的,当然必须得认识到耶稣是最爱你的,你才能把这个话常常说出来。约翰不仅是被主所爱,也知道耶稣是最爱他的。正是这样,才让他在十字架下面的时候,能够依然跟到十字架下面。无论遇到任何的患难,没有影响他跟随主耶稣,一直跟随到了各各他十字架的前面。让你胜过环境,一生能够跟随主的,不是明白了多少教义,不是信主多久了,而是你明白耶稣有多爱你。

我们的主在十字架上痛苦不痛苦?确实是痛苦的,十字架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耶稣是神人二性,祂 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所以被钉的时候也是很疼的,也会疼的嗷嗷的叫。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祂在十字架上有痛苦,也是非常孤单的。但这个时候,在十字架的下面有谁呢?祂的母亲。

祂没有忘记年老的母亲,要在离开世界以前把母亲安顿好,你可以理解为孝敬。弟兄姐妹,这就证明一件事情:我们的耶稣,虽然真的一生都在服侍主,是为了天父天国的事工一直在做事情,但没有忘记自己的母亲,没有忘记自己的家庭。这跟一些异端的做法完全是不相同的。当你听到一些人说,信了耶稣之后啥都不用管了,班也不用上了。赶紧离开吧!他已经否定圣经当中所讲解的一些事情。

耶稣没有把自己的母亲交给抹大拉的马利亚,也没有交给伯大尼的马利亚,却单单把她交托给了约翰。在这儿给你们讲一下背景。知道耶稣是有弟弟妹妹的吗?为什么耶稣不把自己的母亲交托给弟弟妹妹呢?在以色列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叫约瑟夫,是犹太人,他把耶稣的生平作了一个详细的记录。这个人不信耶稣,他所记录的东西都是很客观的。他的记录当中就说,耶稣肉身的父亲名叫约瑟,约瑟在耶稣很年轻,可能是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去世以后,家里的重担落在谁的身上呢?落在了耶稣,就是长子的身上。

那个年代,妇女的地位并不高,让一个妇女出去挣钱养活几个孩子,几乎是做不到的。所以当父亲去世以后,长子要肩负起养育弟弟妹妹,就是像父亲一样,长子为父这样一个概念。所以耶稣作木匠,干些活。

祂是不是一个顾家的人?耶稣是一个顾家的人。祂不是说,我是神的儿子,干嘛做这么一个粗的活?木匠还是被人瞧不起的事,为什么让我做?我不做这个。我是神的儿子,为什么要做这个呢?没有。祂也是在人的家里面,服在马利亚母亲的权柄之下,要养育这个家庭的。所以说,我们的主耶稣没有违背律法。

祂在自己临终之前,把肉身的母亲马利亚没有交托给彼得,没有交托给其他的门徒,却是交给了使徒约翰。为什么耶稣没有交给其他门徒呢?也没有交托给他的弟弟妹妹呢?因为他们都不在十字架下面,这么简单。过一会儿给你分享,为什么这个时候祂把马利亚交托给约翰。

分享第一点:成全律法的耶稣

母亲,看你的儿子。是一种安慰。为什么说是一种安慰呢?从人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耶稣现在一丝不挂地被钉在十字架上,血正从十字架上往下流的情况之下,马利亚就在下面看着。那个是肉身的儿女,是真正自己的儿子!

马利亚难道真的一点儿都没有感觉吗?我想如果那个时候最心疼耶稣的,从人的角度来看也只有马利亚了,因为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呀!无论世人怎样看这个儿子,无论其他的门徒怎样逃跑,马利亚会依然跟随到十字架的下面,因为这是她的儿子。

有一次我看耶稣受难记,耶稣背着十字架走的时候,突然就摔倒了。这时候马利亚扑过去,很想摸摸自己的儿子。她不在乎周围的人怎么看,因为她不是从神的角度来看这个儿子,是从自己肉身的角度来看耶稣的。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的时候,她亲眼看见儿子真的已经被剥夺了所有的权利,生命正在死亡,她看到血流下,马利亚一定是心碎的一个人。

可能她已经是嚎啕大哭,痛不欲生了。因为看到自己的儿子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活活地要被钉死了,这是一种巨大的痛苦。她看到血一滴滴流下来,我想作为一个母亲,此时此刻如果能交换,马利亚一定会说:让我为你死吧。唯有马利亚做得到这一点。

但就算马利亚愿意这样做,耶稣会这样让她做吗?就算马利亚上去,也担当不了我们的罪。从人的角度来看马利亚,她是从肉身,从人的情感方面觉得耶稣很可怜。但耶稣此时此刻被钉在十字架上,正是在成全律法;当祂的血一滴一滴地流下来,正是在赦免我们的罪。我们在默想的时候知道,马利亚在十字架下面非常地痛苦。而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痛苦吗?也在痛苦。但这时候,耶稣却安慰在十字架下面的马利亚。我们的主耶稣,在生命即将结束,忍受着巨大痛苦的时候,仍然给我们的是安慰。祂是一个成全律法的人。

来看看马利亚,当她生耶稣,怀孕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是神的儿子。特别在儿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也知道那是神的儿子。可是就算她明白,但人有肉体存在,有一种情感在里边。看到耶稣受痛苦的情况之下,她仍然还用的是人的情感,所以她非常地痛苦,这是一定的。

来看一下,马利亚过去所认识的耶稣,路加福音 2 章 25-34 节

25 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26 他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27 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办理。

28 西面就用手接过他来,称颂神说:29 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30 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31 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32 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33 孩子的父母因这论耶稣的话就稀奇,34 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在过去律法之下,我们没有机会信主;但是当耶稣降生的时候,我们有希望了,因为祂也是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所以神不仅仅是救外邦人,也拯救以色列百姓,也是以色列百姓的荣耀。

孩子的父母因这论耶稣的话,就希奇。因为这说的是预言。这孩子才刚八天,要去圣殿里边行洁净之礼,西面是先知就开始发预言了。发预言的时候,祂父母是不是很希奇啊?说祂竟然是外邦人的光啊,这个我们都没有想到呢,而且是以色列人的荣耀呢!然后西面就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西面是给谁祝福的?给马利亚和约瑟。

你记得,耶稣是不需要我们给祂祝福的,因为祂永远是一个祝福者。这个孩子被立,已经是我们的祝福了,有谁能为耶稣祝福呢?没有人。耶稣在任何时候,就算祂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也没有人给祂祝福,祂仍然是我们的祝福。这个小孩子出生就是我们外邦人的光,也是以色列百姓的荣耀,祂本身就是一个供应者。

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开始发预言了,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这个先知的话是不是挺狠的呀?这个孩子不简单,祂被立的时候让许多人跌倒,是不是我们所说的扫把星?为什么耶稣被立会让许多以色列人跌倒呢?是因为他们不信的缘故。匠人所弃的石头,已经成为了房角石。谁跌在这个磐石上面,就被跌得粉碎。

但是这个磐石却成为了一个房角石,所有的建造都要以这一块房角石为根基。这块房角石指的就是耶稣基督,人不相信祂 ,不相信祂所说的时候,许多人就会因为耶稣而跌倒。当耶稣说我是神的儿子,有些人说:说谎话。杀死祂吧!钉死祂吧!砸死祂吧!因为他们觉得祂亵渎神。

许多人兴起,弟兄姐妹,不管你有多么地软弱无助,当你相信耶稣的时候,会因为耶稣被再次兴起来。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就证明将来必然会有人无故地毁谤耶稣基督,给祂安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耶稣基督来了,确实把许许多多人心里边真实的意念都给显露出来了。但耶稣显露人心里意念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击人,而是为了安慰人。

就像法利赛人一样,耶稣把他们的心也显露出来了,说: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耶稣之所以这么讲,不是为了要定他们的罪,是希望撕开他们的面具,让他们来接受耶稣基督。面对那些自以为义的人,耶稣的做法是撕下他们的面具,让他们认识自己是谁。就是让许多人的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然后最后一句是给马利亚的:** 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耶稣刚刚降生没几天的情况下,西面已经对这个孩子发了预言。

简单分享一点事情,在末世的时有许多人在发预言。提一个比较有名的组织,不说名字了,目前是越来越糟糕,人人都发预言。要是你进入他们团契里面,从老人到小孩都能发预言,很多人都给你发预言。我们要判断这个预言是不是从神来的,有什么判定方法?看这个预言会不会成就就可以了。

西面当时也在发预言,西面的预言是不是从神来的?是,因为已经成就了。这个孩子确实是外邦人的光,确实是以色列人的荣耀,确实许多人因耶稣而跌倒,许多人因耶稣而兴起。我们不要成为一个随便给别人发预言的人,也不要相信随便一个人给你发语言:姐妹,三年以后,你必然成为这个地区第一的首富…… 然后说:你必须要积极地做某项某项事工。这样的话,还是分辨地来领受吧,预言不是人人都可以发的。

神给我们说方言的恩赐,每个人都可以有,但是说预言一定要谨慎。听别人跟你发预言一定要谨慎,看是不是符合圣经的。别人说:神给我一种感动,让你去做什么什么事情。你如果没有感动,真实告诉他:我没有感动,不会去做的。不用觉得这个事情会伤了别人的心,没有关系,因为在这个事情上不能妥协。预言的事情很危险,在末世发预言的团队越来越多,他们喜欢奇奇怪怪的一些理念。

比如有人说:耶稣很快就要来了,我们都必须去以色列,因为神要先到以色列…. 是不是我们都要去以色列?这根本就是一个错误的说法。但是很多人已经习惯性听他们这个错误了,所以就说:是,我们要买机票去以色列。弟兄姐妹,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谨慎。

看下一节经文,现在耶稣在十字架上,祂看着母亲马利亚,此时马利亚的心是不是真的被刀刺透一样?她宁愿代替儿子的痛苦,也不愿意看到儿子这个样子。耶稣看见了马利亚,也知道马利亚现心里面确实是痛苦的,所以亲自来安慰马利亚。耶稣来了不是要废掉律法,是要成全律法。

马太福音 5 章 17-18 节

17 莫想我来是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划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弟兄姐妹,耶稣在十字架上对马利亚所说的话语,成全了哪一条律法呢?当孝敬父母,耶稣没有抛弃自己的母亲,说:我要回天国了,你自己看着办吧。你不是还有好几个儿子,还有女儿,你自己让他们照顾你好了。约翰,以后传福音的重担就交给你了,我走了…. 耶稣没有这么不负责任,祂在临走之前,把这一切都安排好了;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祂肉身的母亲马利亚。

此时此刻马利亚的心里边极其的痛苦,是最需要安慰的时候,在这个情况之下,祂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弟兄姐妹,孝敬父母不是给他点东西吃,是真正从心里面给他安慰。耶稣清楚地知道,此时此刻的马利亚一直用人的方式体贴着祂,很受痛苦。

但耶稣非常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祂在十字架上正在担当着我们的过犯,正在替我们受死;祂做这个事情,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受这样的痛苦。耶稣放弃了自己孝敬的权利,然后自己被钉上去,想想看,这样的母亲是不很痛苦?在这种情况之下,耶稣仍然要安慰肉身的母亲。

分享第二点:十字架下的嘱托

耶稣没有把自己的母亲交给雅各、犹大,还有妹妹来照顾,也没有交给其他的门徒,却交给了祂所爱的门徒约翰。因为当时在十字架下面的,也就这一个门徒约翰了。而此时的马利亚需要的是真真切切的安慰,很多人不能够被主使用的原因是什么呢?心里面没有基督的爱。刚才说,约翰为什么到最后的时候能够跟到十字架的下面呢?因为他知道耶稣爱他是最多的,这份爱让他义无反顾地往前走。正是这样的一份爱,让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之下,都愿意来跟随。

在平安的时候任何人都能感谢神;可是在遇到一点不顺心,委屈,或者烦恼,受压力的时候,就受不了了,不再跟随耶稣了。而彼得过去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彼得说:主啊,他们都跌倒,我也不会跌倒,我愿意为你舍命。这是彼得说的话。

真正让彼得舍命的时候,他去哪儿了?跑得比谁都快。弟兄姐妹,耶稣会让我们为祂这样去白白送死吗?切记,耶稣来是为了给我们生命,不可能说门徒们跟着祂,最后一个个都被杀了,正是因为彼得有人意在里边,从人意里边发出来很多东西,所以他说主,我愿意为你舍命。是因为彼得有人意在里面 ,说,主啊,我愿意为你舍命… 其实这句话只有耶稣能对我们讲,我们不可能说,主耶稣,我愿意为你舍命,这样讲的人一般都是大话,因为真正为主舍命的,不是说出来的。

约翰正是一个做出来的人,他没有在耶稣面前说,耶稣,我愿意为你舍命,我愿意跟你到十字架下呀… 他知道耶稣是最爱他的,所以跟到了十字架下面。刚才提到说,约翰是最后一个为主死的,他的死不是殉道,其他人都是殉道。

明白教义,很多时候帮不了你;信主很久,不一定能帮得到你。保罗是不是知道很多教义?神是不是启示他很多?但保罗没有活到门徒里面最后一个,很早的时候就为主殉道了。惟有使徒约翰活到了年迈,日子满足而死。我们借这个事情探讨,为什么耶稣会把祂的母亲托给了这样一个人。

是不是约翰一开始就是很好的门徒呢?还记得约翰刚刚跟随耶稣的时候,耶稣给他起个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这个人脾气非常火爆。有一次,耶稣带着门徒浩浩荡荡地去了一个城,叫撒玛利亚,耶稣亲自带队。那里的人不接受,这个时候呢,

约翰就冒出一句话:主啊,你要不要我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就像当初以利亚那样,把他们全都烧死

耶稣转过来对门徒说:你的心如何你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害人的性命,乃是要救人的性命。这些门徒一开始都不完全,都不完美。包括约翰在内,他一开始不是很有爱的门徒。但是耶稣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带领这人,最后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把自己的母亲托付给这个门徒。一生当中约翰没有离开耶稣,一直跟随到最后,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样一个原因,在他一生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没有放弃跟随这位主,他明白他是神最爱的那个人。

我们不是说主啊,我爱你,我知道你爱我,明摆着的是神确实很爱你,知道耶稣有多爱你,这才是重要的。而约翰真的知道耶稣非常地爱他。

约翰在年老的时候,在环境当中受逼迫很严重的。罗马帝国那个时不允许他们信耶稣,把很多基督徒抓起来,都烧死了。后来使徒约翰也被抓起来了,被送到了拔摩海岛当苦力去了。因为他那时候年龄很大了,就成为一个记录员,可能是记录其他人做多少活的记录员。

正是在拔摩海岛上,他看到了神给他的异象,写下了启示录,这就是启示录的来历。在那样环境当中,在拔摩海岛他是苦力,生活条件并不好,可能一直没有希望,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去。但是约翰仍然感谢神;在主日仍然去敬拜神。正是在主日的时候,他看到神的荣光,神把很多的启示告诉他,他就记录下来了。耶稣为什么使用这样一个门徒呢?不是这个门徒的行为比别人更好,是因为这个门徒明白耶稣是最爱他的。如果你明白了耶稣基督的爱,真的会一生来跟随祂的。你不会成为一个绊倒别人的人,反而会成为一个造就别人的人。

我去过很多地方,有的牧师就说了:现在的教会实在是太堕落了,天天讲神的爱,天天讲神的爱。难道就不能讲点神的律法和烈火吗?使徒约翰只知道耶稣是最爱他的,这样一个只讲爱的门徒,一生活出来了耶稣基督的样式。当他从拔摩海岛上出来以后,年龄已经非常大了。

那个时候就在以弗所教会里头来服侍。到了后期他站都站不稳的时候,让两个弟兄扶着他站到讲台上,对下面的人讲:小子们哪,你们要彼此相爱,因为神就是爱。后来再过一段时间,他又去讲道的时候,讲是什么呢?小子们哪,你们要彼此相爱,因为神就是爱。再后来身体状况已经年老,切记,他不是病死的,年老得实在是走不动了,让人抬着他在椅子上,他对小子们说:小子们哪,你们要彼此相爱,因为神就是爱。直到有一天,他讲完这句话之后就死掉了。

约翰是唯一一个讲死的人。从古至今有多少牧师,不是每一个牧师都死在讲台上的。我说的不是病死的,是老死的,讲道讲着讲着,讲完以后就睡了,约翰是其中的一个。以弗所教会纪念使徒约翰对主的这种爱,临死之前还是讲,小子们哪,你们要彼此相爱,因为神就是爱。他好像说,我现在没有办法再去讲耶稣其它的启示了,归纳出来就是,你们要彼此相爱,因为神就是爱。这就是他之所以能够活下来,在遇到任何环境都不跌倒,能够跟随耶稣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知道神就是爱。所以以弗所教会的信徒们就把约翰直接埋在讲台下面。

天主教有一种习俗是什么呢?大主教死了以后,就埋在讲台下面,这是对他一种最好的回报。从哪里开始的呢?就是从使徒约翰开始的。有些人跟我说:任教师,为什么我有时候进天主教会堂里面,总感觉阴森森的,特别是那个很古老的教堂?我说:你不知道,教堂下面埋了好多圣徒的尸体,就是这样一个原因。使徒约翰一生难道没有遇到患难吗?遇到了。遇到逼迫了没有呢?也遇到了。但是他一生却跟随了我们的主耶稣,这是因为他明白这一点。

来看下一个:改变人的看法

当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时候,还是要改变祂母亲马利亚的看法。因为以前耶稣知道,认识耶稣的人,不觉得耶稣是神的儿子。祂的弟弟妹妹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当耶稣被钉死的时候,祂的弟弟妹妹并没有来。之前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耶稣去自己的家乡拿撒勒传福音的时候,没有几个人相信祂,所以耶稣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亲属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

十字架上的耶稣没有看到自己的弟弟妹妹过来,唯独看到的就是约翰一个人。还有几个是妇女,有两个马利亚,其中有一个就是伯大尼的马利亚,还有一个抹大拉的马利亚。抹大拉的马利亚,就是耶稣在她身上赶出了七个鬼的那个,她一直也是跟随着耶稣。就是这样一个受到耶稣恩惠的人,明白耶稣爱她的人,是这份爱让她们跟随到了十字架的下面。

耶稣此时此刻是要改变马利亚对祂的看法。26 节耶稣看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

母亲原文中是指着妇人,其实妇人是一个尊称。耶稣为什么在十字架的时候不用母亲这个词,而是用妇人这个词呢?因为耶稣想改变马利亚的看法:你不要为我而悲伤,你不要为我伤心,我现在是神的儿子的身份,正在担当着全人类的罪,包括你马利亚在内的。祂现在是以神儿子的身份。

这个妇人不是第一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是在耶稣去迦拿的婚宴的时候。那一次没有酒了,马利亚就对耶稣说:他们没有酒了。耶稣也是用了这句话说: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也正是这样的一句话,中文翻译成母亲,我跟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天主教错误地利用了这段经文说:你看,马利亚对耶稣说:他们没有酒了,赶紧去行点神迹,变个酒出来。所以耶稣就听话了,就变酒出来了。他们现在把马利亚当作神一样在敬拜。错了!

他们没有看到的是原文当中,耶稣用的是另外一个词,叫作妇人,祂是站在神儿子的角度来看马利亚的。我什么时候行神迹,我怎样做,那是我的事情,你没有资格干预我。在这个时候马利亚听明白了,马利亚对家里的仆人说:祂让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吧!最后耶稣说:把这缸里面倒满水再说吧。马利亚没有说,我不是让你变酒吗?你倒水干什么呀?有没有干预?没有,马利亚那个时候是非常清楚的。这个时候马利亚可能是忘记了。

其实之前的时候有好几次,从这个孩子怀孕开始,天使就一直提醒马利亚,祂是从圣灵来的。耶稣十二岁去圣殿,耶稣也说了:你为什么来找我呢?难道不知道我应当以我父的事情为念吗?是不是也是在提醒马利亚?你看我的时候,我不仅仅是你的儿子,我更是神的儿子。但是在十字架下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情感的原因,马利亚又一次忽略了这个事情,她非常地伤心。

这个时候耶稣站在神儿子的角度对她说:妇人哪!看你的儿子。说,你看到我流血的情况下,不要看我是你的儿子,要看你身边那个人是你的儿子。你要仰望耶稣的十字架,我是神的儿子,正在为你的罪流血牺牲了。这是耶稣又一次让马利亚改变她的看法,改变她肉身的一个想法,肉体的想法。让她从灵里面看到耶稣正在做什么。不是凭外貌来定耶稣,而是从灵里面看,耶稣正在为马利亚的罪,为门徒的罪,为全世界人的罪,赎罪。主耶稣的话是显而易见的,祂的目的是不要让我们从肉体的角度去看祂,去认祂;而应当从神的角度,从神儿子的角度来看。在这种情况下对祂的母亲说,妇人,看你的儿子,这个意思就是什么?不要看你现在的环境,不要看你面前的这个人有多么痛苦,你若真有这样一个痛苦的心,要看你身边的那个儿子。

然后祂又对约翰说什么呢?看你的母亲。马利亚最需要安慰,耶稣也知道谁能安慰她,也只有跟马利亚一起的约翰能够安慰她了。耶稣不是不顾家的,恰恰顾念了马利亚现在的需要,把自己的母亲交给了使徒约翰。我们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会这样想说:也许是因为祂的弟弟妹妹怕受牵连,可能跟祂母亲的关系也是暂时有了一些间隙吧,因为当时确实很危险。圣经上告诉我们说,从此,那门徒就接马利亚到自己的家里去了。

不是暂时地安慰他,是真的把马利亚接到了自己的家里边。也可能说,当时祂的弟弟妹妹们怕为这个事情,受到政府或者其它方面的影响。后来耶稣的弟弟雅各也信主了,也信耶稣了,所以他写了雅各书,就是耶稣的亲弟弟雅各。但此时在十字架下面并没有见到雅各,只有使徒约翰一个人。

我耶稣也希望我们能够改变对祂的看法。当祂在十字架上的时候,耶稣不希望我们怜悯祂,可怜祂;而是希望我们从灵里面看到,真正需要怜悯的是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仰望耶稣基督的救恩,因为凡仰望祂的就必然得救了。没有人可以夺去耶稣的生命,是祂亲自为我们而舍的,祂在十字架上正是为了拯救我们的生命。

在创世记 3:15 里边,亚当犯罪以后,神对蛇说:我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这是什么意思呢?女人的后裔指的不是指从女人生的所有的男人,指的是耶稣。耶稣要伤魔鬼的头,魔鬼要伤祂的脚跟,这指的就是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魔鬼用法利赛人,用犹太人把耶稣的脚跟钉了,但是在钉的同时,魔鬼的头被耶稣砸碎了,魔鬼彻底地失败了。所以在人的方面呢?耶稣把自己肉身的母亲交给了使徒约翰。

最后来看一段经文,彼得前书 5 章 5 节,你们年幼的也要顺服年长的;就是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圣经告诉我们说,弟兄姐妹,我们是一家人。在这个家里边,有年长的,也有年轻的。我们又当如何来处理这个事情呢?当看到教会里特别是一些老人,孤苦伶仃的时候,儿女不孝顺,千万不要去指着说:这群儿女真是不孝顺啊!真是没有用的东西!不要去评判他的儿女。

看到这个母亲有需要的时候,我们要像使徒约翰一样,给他带来安慰。特别是一些孤寡老人,儿女都没有的情况下,我们都要像使徒约翰一样,负起照顾年老的弟兄姐妹的职责。这个话语不仅仅是给约翰的,也是给每一个人的。

在教会里边的老年人不用担心,因为我们有很多年轻的,都像年轻的约翰一样。老年如何来看年轻人呢?要看作是自己的儿女一样。刚才你们的问候是什么呢?主内的弟兄姐妹平安。意思是,年轻的,看到这些年老的人,要把他当作你的父母一样来看待;而年老的弟兄姐妹看这些年轻的,要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来对待。

这样是不是会减少了很多的矛盾呢?如果你的儿子顶了你一句,说了你一句难听的话,会不会恨你儿子一直恨到死了?不会,你会原谅他,因为他是我儿子嘛,年轻人嘛,血气方刚嘛。你会原谅他。也要用这样的心,来看待咱们教会当中这些年轻的。同样地,怎么样来看待老年人呢?要当作是自己的父母一样。这是神教导我们在生活当中为人处事的方法。

耶稣对约翰说,我的母亲托付给你了。看你的母亲,意思就是,从此以后你要负起照顾马利亚的职责。我们年轻的要照看年老的。表扬下张荣的老公刘仁清,他知道房大叔到走路不方便,经常每周的周五到周日,用车把他们老两口接过来。弟兄姐妹,虽然是做在他们俩的身上,但在神看来就是做在耶稣的身上。在耶稣看来,他就跟使徒约翰是一样的。

弟兄姐妹,要是教会是这个样子,你们还用担心吗?就算世人说我养了几个儿子,到年老的时却不得善终,没有一个过来看我的。我们得去。所以老年人不用担心,我们有很多年轻的,以后还会更多的。当然年轻的有很多的问题,可能经常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就争论起来,年轻人就这个习惯嘛。老年人要做调解的工作,不能一棒全打死了:你们怎么信主的?不要这样,教会是让我们来彼此相爱的,这是教会生活。无论你们怎样想,你要记得,我们教会是你的另一个家庭。

你们年幼的要顺服年长的意思是什么?我是年轻人,我也有很多时候做错事情,也有血气方刚的时候,所以年龄大的要提醒我,我做错,一定要提醒我,我们也需要不断地被提醒。然后说就是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年轻的顺服年老的,年老的看待年轻的,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来教导他们,安慰他们,劝勉他们。不是出于打击,而是出于爱他们的缘故。是不是跟约翰一样,是出于爱的缘故?这就形成了一个美好的家庭。

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骄傲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不需要别人的安慰,也不需要去安慰别人;觉得自己很厉害,根本不需要跟其他人联结。这是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看到每一个老人都有他的用处,都能给你带来很好的劝诫的,老人从年轻人身上也会看到很多的优点。如果教会里全是老年人,就死气沉沉了;如果全都是年轻人,可能经常性地干仗。要配合起来,老人发挥老人的作用,年轻人发挥年轻人的作用,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家。

不管如何,愿意我们教会的年青人,把老年人当作父母一样来看待,也劝勉老年人,把我们年轻人当作儿女一样来看待。年轻人要顺服他们,年轻人要尊敬他们,不要看不起他们,不要说他们没有文化。其实他们很多方面都能给我们安慰的。因为这是主耶稣基督的命令。

我们都在恩典之下,但是不代表任意而行。刚才提到说,耶稣没有废去律法。如果在恩典之下随便吧,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吧。这又错了。我们在恩典之下,是用爱来完全律法,不是废掉律法。在教会里是不是个还有老幼尊卑的情况?不能看见老年人说哥来啦。一定要切记,这是非常不合适的,明白了吗?在这方面我们要注意,虽然我们在恩典之下,但不代表可以任意而行。保罗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次序而行。尊敬老年人的时候,老年人爱你,真的就像爱儿子一样,这个家庭,这个教会就和谐起来了,少很多的烦恼了。才能成为其他教会的榜样,才能成为世人的榜样。

一起来祷告:

天父,我们特别感谢赞美你的恩典。我们看到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没有忘记肉身的母亲。虽然祂的母亲这时候需要安慰,祂没有从十字架上下来,乜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而是让自己所爱的那个门徒来安慰祂的母亲。

在我们的教会当中,那些年长的,年老的,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我们愿意尊敬他们,愿意听他们的劝诫。教会当中有很多的年轻人,老年人看这些年轻人,就要像看自己的儿女一样来看待他们。因为他们还年轻,有许多的问题,我们需要像耶稣一样来看这一群年轻的门徒们。

只有这样的时候,这个耶稣基督的家庭,才能充满基督的爱,就会成为世人的榜样。我们不是抛弃了自己的家庭,是把耶稣基督放在第一位,用耶稣的爱充满我们家庭。感谢赞美主,愿一切的荣耀都归给你。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